第12部分 (第4/4頁)
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良知等)用整個人生來賭一把。這種念想本身就是惡的,一旦把它付諸實行,則必做下這樣那樣的惡事。因為大家都是有一分耕耘,得一分收穫,憑什麼你少付出那麼多卻得到很大利益?你這麼做了,勢必要侵害、損害他人,這不是惡是什麼呢?但天底下惡人其實還有一個心理,即當他佔了大便宜後,還願意安心過日子,過比別人更好的日子。沒有一個作惡之人,目的是毀掉自己。相反,他作了惡以後,還想享受作惡得來的成果。比方說,貪汙的官員一定會想著弄到大筆的錢後,平平安安,人不知鬼不覺,做一個體麵人———這些人的可恨之處,正在於此,損害了社會和他人,還期求不遭報應———不過,我們這裡暫不去詛咒他們的無恥,而著重瞭解他們的心理:原來,他們也並不願意一直充當惡人,他們作惡的起因是想靠偷懶、走捷徑或獨自撇下大家都遵守的準則替自己謀幸福,亦即,作惡也是為了追求幸福。從追求幸福的角度說,作惡之人與常人無有不同。在這一點上他們極不講理,憑什麼你作惡了還想得到幸福?不過,他們的邏輯就是這樣。只可惜,人類社會和歷史的公信不支援這種邏輯,否則,天下只好一片混亂。由於人類社會和歷史的公信不支援,作惡之人的動機與結果之間,就會永遠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正義認為:惡人必須遭到報應。這絕非徒然給好人無謂慰藉的宿命論,而是社會的自我保護機制;若非這機制,人類無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