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喬的中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催我回去了。我之所以堅持不回去,其實還有更多的計算:“如果我在老家,做那份六百塊錢的工作,即使奮鬥幾年,掙到八百、一千,但在我們那個小地方,一千塊就已經到頂了。我的知識、技能,以及雄心壯志,會被‘無物之陣’束縛住,不知道是什麼力量在捆綁我、禁錮我。但在北京,高人太多,機會太多,我一輩子都學不完。天高任鳥飛,在北京一個月收入上萬的實在太多啦。一千和一萬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要畢業了,往哪兒走(9)
城市大,人才多,競爭激烈,活得辛苦,但可以把人的潛能激發出來。有競爭,有淘汰,適者生存,真正的英雄會顯現出來。
跳蚤的彈跳力驚人,可以跳過相當於身長350倍的距離;如果換做一個人,能跳600米左右。在一個敞口的玻璃器皿中,放入一隻跳蚤。毫無疑問,器皿的高度是困不住它的。但如果在器皿上加個玻璃蓋子,那就不一樣啦。
不停地起跳,是跳蚤的本能。跳蚤在玻璃器皿中一直往上跳,跳,跳……因為有一個透明玻璃蓋的阻擋,跳蚤終歸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幾天之後,把蓋子拿走。跳蚤終於自由了,現在它想跳多高就跳多高,沒人阻攔。但是,它現在跳起的高度只能達到器皿的高度。它已經沒有能力跳出去了。
“跳蚤原理”告訴我們,外部環境對個人的塑造作用是相當大的。如果你在一個無法發揮潛能的地方生活太久,也許真的會失去你應有的未來。
到中西部去
多數大學生都是遠離家鄉在外地求學,畢業後到底去哪兒發展?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假如你是寧波人,在西安上大學,畢業後你可能會想,去北京好,還是回寧波好,還是留在西安好?其實,無論你選擇哪個地方,都不存在是與非、對與錯的問題。每個人情況不同,選擇也會不同。關鍵是,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去北京,機會多,工資高,發展空間大;但是挑戰多,風險大,壓力大。如果你喜歡過快節奏的生活,願意吃苦,那就去北京。回寧波,一家團聚,親朋好友都在身邊,藉助人脈資源,可以找到一份穩當的工作。如果你想過穩定、舒適的生活,那你就打回老家去。留在西安呢,當然也有好處。你在這生活了四年,有很多老師和同學,對這個城市的一切都很熟悉,甚至會超過對老家的瞭解。如果你想自己闖一闖,西安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我看來,最適合大學生就業的地方,是你求學的城市。如果你在中西部城市上大學,畢業後不妨留下來。因為你在這裡生活了四年,如果讀研的話是三年,連讀就是七年,你青春的光陰灑在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你會深深把握住這個城市的脈搏。這裡有你的地利、人和,如果天時也具備了,就更佔優勢。接下來就看你自己怎麼閃展騰挪,大幹一場了。
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人才密度非常大,如果在這裡暫時找不到合適的位置,而且你的專業在中西部有發揮的空間,那麼到中西部發展也是不錯的選擇。
和企業一樣,你得對自己的“競爭成本”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進行有效調整,並做出相應的戰略部署。為了找工作,你所有的投入,還有與之相關的消費,都應該算到你的競爭成本之中。成本低,回報高,當然是最理想的。
競爭成本小,具體說就是,競爭者少,付出的成本(包括有形的,例如通訊、交通等費用;無形的,例如時間、精力等)少,獲得成功的機率高。某些地方,是十個人裡選一個;另外一些地方,是一百個人選一個。某些地方,你可以一週之內找到工作,迅速辦理入職手續,很快進入工作狀態;而在另外一些地方,你可能三個月都找不到工作,因為與你競爭的人太多,用人單位不由自主地變得挑剔。有些地方,你可以成為骨幹,工作穩定且充滿機會;另外一些地方,你必須隨時迎接各種人才的挑戰,否則就有朝不保夕之虞。
城市大,舞臺也大,要麼成一條龍,要麼就是扎堆在一起的毛毛蟲。有人收入非常高,高得嚇人,但大部分人的收入是在平均數上下搖擺。在較小的城市,你可能一登臺、一亮相,就很扎眼,重要的角色等著你去扮演。別人還在大城市裡尋找機會的時候,你已經抓住機會上路了;當別人在大城市裡堵車又堵心的時候,你已經開著小車在廣袤的原野上馳騁了。如果你有進取心,你的座駕也會從小車逐漸變大變強。這個時候,對你來說,已經沒有什麼東部、中部和西部的界限,只要馬力夠大,油量充足,整個世界都是你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