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喬的中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發言三:不能泛泛地說“大學生該不該創業”,這要看個人的情況。如果想創業,應該做一個長期規劃,把很多東西考慮清楚之後再行動。大學生中間的資源其實是相當豐富的,有很多人力,各有所長,就看你會不會用。規劃得不好,問題想得不明白、不全面,創業真的很容易失敗。如果有充分準備,可以嘗試;準備不充分,肯定有風險,得做最壞的打算。
在找工作時,有過創業經歷的求職者往往有優勢。比如上面那三個小夥子,他們在言談中流露出的成熟與穩重,相對於他們的年歲,是非常難得的。他們對事業的專注和激情,更讓我欣賞和羨慕。他們的精神氣質已經十分乾練,不能再用一般的職場標準去衡量。他們能夠順利地在北京找到好工作、謀到好職位,一點兒都不意外。
創業,之所以對大學生那麼有誘惑力,在我看來是因為好奇。對成功好奇,對激情好奇,對財富好奇,對名聲好奇,對自己好奇。比爾?蓋茨,馬雲,俞敏洪……各個讓人遐想。好奇是社會進步的源泉,好奇的人生命力更強,我佩服好奇的人。
要畢業了,往哪兒走(8)
但是要知道,事業是拼打出來的,再大的成功都是靠一件一件再具體不過的事務性工作累積起來的,並不都是傳奇。我們所熟知的,是為數不多的成功者,像夜空中可以叫上名字的星辰一樣稀少。我們對他們的瞭解,往往僅限於傳奇故事,而背後的平淡、單調、困苦,我們知之甚少。我們知道得更少的,是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失敗者,他們數不勝數,像灘頭浪花一樣轉瞬即逝,不留痕跡。
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走自己的道路。關鍵要看你想不想做,如果做不好的話能否承擔壓力。勇氣,永遠是要提倡的,尤其對年輕人,只要不蠻幹就可以;謹慎,永遠是要提醒的,只要不畏畏縮縮就可以。想創業,就好好幹上一番;不想做,那就好好琢磨自己的技術,讓自己的專業真正“牛”起來。
大城市or小城市
有人說,大城市人才過剩,工作不好找。實際上,小城市的工作也不一定好找。城市小,人才需求就少;而且,小城市的用人單位,往往“不敢”用某些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如果你是個碩士、博士、博士後,就更難找到工作。學校太好,或學歷太高,會給人以“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人家用你會覺得心裡不踏實。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單位,會吸納不同層次的人才。如果某地普遍需要的是大專生、本科生,突然來個碩士、博士,或者名牌大學的本科,它不一定想用你,因為你的“高貴出身”意味著不穩定,人家會認為你稍感不適就會走掉。
《莊子?逍遙遊》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北方大海里有一條魚,名字叫做鯤,體形大到不知幾千裡。化為鳥時叫做鵬,脊背長到不知幾千裡。它起飛的時候,展開的雙翅就像天邊的雲。
問題是,如果風的力量不夠大,就無法托起鵬鳥無邊無際的大翅膀。鵬鳥高飛九萬里,必須要有足夠大的狂風在它身下,這樣它才能借風力飛行。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條件。水,如果不深,就沒有力量浮載大船。如果倒一杯水在廳堂的低窪處,那麼小小的草子可以像船一樣盪漾其中;但如果你擱一個杯子在水上的話,就會粘住不能動彈,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了。
有小鳥譏笑大鵬鳥:“彼且奚適也?”你打算飛到哪裡去呢?你看看我騰然躍起,雖然不過幾丈高,但足夠自由翱翔在蓬蒿之中,這樣飛不也很爽嗎?你這個大傢伙還打算飛到哪裡去呢?
小,確實有小的自由,有小的好處。大有大的輝煌,但也有很多限制。
我們每個人也有大有小。大城市好還是小城市好,其依據是你自己的大小。一定要對自己有個準確判斷,比如,你有多大的抱負、多強的毅力、多高的能力。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多年前,我剛到北京,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找到工作。家裡人說,他們可以幫我找份不錯的工作,希望我回去。我有些動心。北京生存太難,而老家有很多責任和義務是需要我承擔的。但我還是讓自己冷靜下來,算了一筆賬:“在老家找份工作,一個月可以拿五六百。即使我有吃的、有住的,這六百塊錢全省下來,一年能攢多少?往多了算,也不到八千。北京的月收入是兩千左右,去掉房租,去掉衣食,去掉應酬,每個月還能剩下七百多。這些錢我可以全部寄回去,補貼家用。”
我把這筆賬講給家人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們心裡雖然還是擔心我,但再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