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頁)
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集》的《導言》,《亞洲研究雜誌》第 41 卷第 4 期(1982 年 8 月),第 694—699 頁。
② 托馬斯?羅斯基:《中華民國經濟概論》;托馬斯?墨子刻:《論中國經濟現代化地歷史根源:明末清
初經濟與行政日益分化》,載侯繼明和於宗先編:《中 國近代經濟史》,第 3—14 頁。
③ 墨子刻:《清政府在商業方面的組織能力:兩淮鹽專賣,1740—1840 年》,載威爾莫特編:《中國社會
的經濟組織》,第 23—27 頁。
益處。
官僚和商人的關係,可以在緩慢增長的穩定局面下達到相互有利。然而,
總的來說,政府的政策並非有利於長期生產性投資。沒有法律保護,是商人
寧願分散他們資產的一個原因。而且,高利率把資本轉為短期消費導向的貸
款,部分原因是朝臣和高階官吏放債得利,不堅持實施反對高利貸的法律。①
然而,當政府試圖對此作更積極的或促成的作用時,問題就產生了。官僚政
治要實行控制的願望,就可能和商人在自治和營利方面的利益發生衝突。雙
方行賄受賄會相互影響而破壞企業的基礎。在 19 世紀末,清朝官吏創立圖謀
自強的公司,顯示非經濟的政治及社會行為可能阻礙工商業的發展。商人很
快學會避免捲入其中。在 1904 年以後,同樣的問題妨礙了新政府部門與工商
業領袖的合作。在清末數十年間,政府缺乏財力提供發展現代工業所必需的
資本。政府往往會扼制已參加合夥經營的商人和士紳,而且不能創立有利於
經濟增長的財政及其他條件。②與之相類似的缺陷,也在 20 世紀 20 年代和
30 年代南京政府實行的“官僚資本主義”中表現出來,甚至殃及一些無利害
關係的改革工作。例如,改良蠶種和蠶絲生產方法的嘗試受到阻礙,就是因
為政府既沒有貫徹政策的手段,也沒有獲得地方民眾的信任。
總之,技術因素與分配因素似乎相互加強,使經濟變革保持在有節制的
限度內,不能突破現有的平衡。變革正在發生,但是,由於缺少對農業成分
的重大改變(中國式的“農業革命”),那麼,持續的商業化、資本在長江
下游的進一步集中,或與東南亞可觀的貿易(即使在技術上非法)的增長會
很快導致經濟的徹底改組,這似乎就是不大可能的。事實上,主要的推動力
來自海外。
外部因素:對外貿易與帝國主義
幾乎所有歷史學者都認為,西方帝國主義對中國經濟增長起了作用,但
是,他們對這種作用的份量和時限,以及它的影響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認
識並不一致。一類分析認為,外國人的活動在促進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工業
持續發展上起了關鍵作用。外國工業在條約口岸提供了大型裝置,起了刺激
中國企業的作用。貸款為交通、通訊、運輸的現代化和建立重工業提供了資
本。外國人是新技術知識的來源。總之,中國需要外來的衝擊以克服它的經
濟的惰性,並集中必需的財力。①
反之,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者和另一些歷史學者則爭辯說,帝國主
義從鴉片戰爭時候起,就阻礙了有利於經濟增長和資本主義的內部力量:進
口商品摧殘了中國手工業,因而使農民陷於貧困,同時限制了國內市場。中
國商人被引入與洋行的外圍的和依賴的關係;不平等的競爭阻礙了中國工業
發展。外國貸款和投資把贏利抽到國外,並導致對政府財政管理上的干涉。
① 韋慶遠和吳奇衍:《清代著名皇商範氏的興衰》,《歷史研究》1981 年第 3 期,第 127—144 頁。
② 陳錦江:《劍橋中國史》第 11 卷第 8 章;汪熙:《論晚清的官督商辦》,《歷史研究》1979 年第 1 期,
第 95—124 頁。有學者對清政府所起的經濟作用作出積極得多的評價,見馬若孟:《中國經濟:過去和現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