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頁)
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間,究竟是怎樣一種關係。
重點二為(圖中B),查驗現在(即1982年)所持有的觀點,與回憶中1973年的觀點之間存在多少相似性。
分析得出,此二者間相似關係度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實驗參與者1982年所持有的觀點,與回憶中1973年的觀點頗80 為相似。
這項研究的最終結果是B>A,即較之1973年實際答案與1982年回憶答案之間的相似性,1982年持有的實際觀點與回憶中1973年的觀點之間,相似性要更大一些。也就是說,人們回憶中的往昔模樣,與自己過去的真實模樣並不相似,而是更接近現在的自己。
然而,參與這次實驗的大部分人卻認為,自己9年前的態度與現在的態度並沒有太大差別。他們覺得,既然現在的自己支援的是保守派,那麼9年前的自己應該也是站在保守派一邊的;既然現在的自己支援的是自由派,那麼9年前的自己聲援的也應該是共和黨。
與之相似的現象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無論時代怎樣更迭,長者總是會責備年輕人沒有禮貌、缺乏自制力,教授們也普遍會擔心現在的學生不夠上進。
但事實上,這些責備與訓誡在很大程度上是沒有根據的。教授可以改變自我的心理學智慧們在評價學生時,腦海中會很自然地顯現出自己學生時代的模樣,並認為,當時的自己就與現在一樣,一直未曾放鬆過學習、一直在秉持著認真的態度度過每一天、一直不曾浪費一絲時光。
那些長者們的回憶同樣如此。他們認為,小時的自己也與現在一樣,具有很強的責任心與自制力。他們將自己“近乎完美”的往日形象與現在的年輕人作比較,結果可想而知,年輕人當然要“更遜幾籌”。
站在這個角度上看,喬治?範倫特的一段話堪稱是至理名言:“幼蟲破繭成蝶以後,便會認為自己從始至終就是一隻小蝴蝶。在成熟的過程中,所有人都讓自己變成了騙子。”
“我從來就沒有這樣做過”、“那時的我就沒有這樣做”———一旦這些話脫口而出,父母與子女、上司與下屬之間的關係,就會因此而凍結,因為這些話根本就是沒有任何依據的表達。當自己在子女、在學生、在下屬面前,想要說出“我那時沒有這樣做過”、“我像你這麼大時就沒有這樣做”等一類話語時,請先捫心自問“以前的我果真如此嗎?”人活於世,我們絕不能缺少這種處世智慧。
抹殺過去
“現在心態”不僅能將過去重塑成與現在大致相同的模樣,必要之時,它也會製造出一個“過去與現在存在天壤之別”的假象。尤其是在人們經歷過某種特定事件、由此對自己的發展及變化抱有很高期望的情況下,這種傾向表現得尤為明顯。
通常,一個人在結婚以後,會產生一種“一定要比婚前更懂事”的思想壓力。如果結婚以後當真更懂事了,這就不會再有什麼問題可言。然而,如果結婚以後依舊不懂事,人們又會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他們只能在回憶中,將婚前的自己想得一無是處。
皈依某種宗教時,相同的心理機制也會產生作用。例如,基督教徒總是會說自己在信奉上帝以前,甚至連一隻蟲子都不如,並且堅信皈依以後,自己已經脫胎換骨獲得了新生。就是這樣,
人們為了將現在的自己看做是“優勝者”,寧願將過去的自己看成是“傻瓜”。
最早透過實驗驗證“抹殺過去”現象的人,是心理學家邁克爾?昆威和邁克爾?羅斯教授。[5]二人以在校大學生為實驗物件,實施了一種“學習技巧訓練計劃”。計劃開始前,他們首先讓每名大學生對自己具備的學習技巧進行了一番自我評價。待為期三週的訓練計劃結束以後,兩位教授又讓大學生們重新評價了他們現在的學習技巧,並要求他們回憶,計劃開始前自己對當初的學習技巧是如何作出評價的。
結果,學生們此時對於計劃開始前自身學習技巧的評價,遠比當時更為糟糕。這是因為他們太期望這次訓練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技巧了,為了證明自己的提高,他們只有儘可能去貶低過去的自己。
大學時期,我在做家教時也曾遇到過類似狀況。當時,在我輔導的學生中,一些孩子的學習成績確實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也有一些卻絲毫不見起色。前者自然是皆大歡喜,而後者,無論是對於學生家長、作為老師的我、學生本人以及中介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處於這種尷尬的局面中,我們總是能夠找到一種既可維持彼此面子,又能維護課外輔導正確性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