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頁)
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此肯定呢?因為現在的我較之年輕時的我,更加清楚自己的極限。可讀者也許並不知道,對於“極限”的感悟,與其說是“歲月”之功,莫不如說得益於我的心理學研究成果。
心理學不但可以將一個人所有的錯覺與錯誤、傲慢與偏見、失誤與誤會,毫不保留地展現出來,同時,還證明了這些問題都是由我們的心靈產生出來的。我們的心靈有一個認識世界的“視窗”,這個“視窗”可以被命名為“心態”。正如視窗的朝向、大小,可以決定我們看到的世界形態一樣,我們對於一個人的認識,其實就是透過“心態”這扇心靈之窗所看到的那一部分。我們一直認為,幫助自己觀察世界的眼睛,向來是很客觀的,卻不知道,事實上人的心態已經在無形中為我們帶上了有色眼鏡,從而使我們的眼睛歪曲了這個世界。由於人類的內心極限受控於“心態”這個視窗,所以我認為,我們在正視這一問題時,一定要謙虛,這才是最基本的人生智慧。
自主地認清我們的心靈上的侷限,從另一方面說,就是向存在於“侷限”之外的、相對而言仍很陌生的“疆域”積極進發。大家知道,只要房子的任何一扇窗被擋住,我們就無法看到一個完整的外部世界。但也許你並不知道,建築師的最大精力,就用在了開設擁有最佳視野的視窗之上。
因而,為了使自己的人生能夠擁有最美麗、最幸福的風景,我們一定要努力為自己開設一扇最好的視窗。讀者一定要認清一點———以怎樣的目光去觀察世界,以怎樣的心態去接近世界,將決定我們能夠從生活中得到什麼,“以最佳心態來裝備自己的人生” ———這份信念,才是我們培養人生智慧的目的所在。
這本書不可能將所有的智慧涵蓋進來,而且,它的主旨,也不是純粹為了講述成為智者所需要具備的具體實踐理論。因為,“你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原本就不是我的風格,更何況,我也不具備這樣的資格。此外,本書亦不是鼓勵人“下定決心”的作品,那種“著作”你完全可以去書店尋找,而且一找就是一大堆。
本書的重點只集中於一個方面———我們心靈的侷限性———我只想針對這一點與大家進行討論。痛下決心者不乏其人,但絕大多數未必能夠堅持5天以上,我非常肯定的是,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他們對“心態原理”知之甚少。
在編寫本書時,我儘量將能夠納入其中的研究成果全部加了進來,雖然我也擔心內容太過繁冗,會為讀者帶來負擔,會因此遭受讀者的指責,但獨享這些寶貴的知識,確實非我所願。
社會學家本傑明?巴伯曾說過:“我從不認為世人有強者、弱者,抑或成功者與失敗者之分。我只將世人分為兩類———學習者與不學習者。”
就此而言,我認為,每一位翻開本書的讀者,都應屬於“學習者”。這本書吸收了筆者此前出版的作品———《掙錢心理與支出心理》中的一部分內容,此外,位於書尾的參考文獻,希望能夠為讀者的繼續學習提供一定的幫助。
編寫此書的過程無疑是充滿喜悅的,因為我知道,這些內容必須要與眾分享,我為我的工作感到無比的高興與自豪。最後,請允許我將與創作完全不同的另一份喜悅,獻給我親愛的妻子、孩子,以及父母。
2007年6月
崔仁哲
序言一 粉色國王伯西
對於“frame”一詞,最常見的解釋就是窗子、相框、或是眼鏡架等邊框物,總而言之,它與“看東西”可謂是密不可分。frame具有從沒有清晰界限、相互混雜的幾個物件中挑選出特定場面或特定目標,並將其作為一個獨立實體的功能。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面對著無邊無際的美景,卻不知該把鏡頭對準何處。無奈之下,只好將左右手的拇指與食指合在一起,拼成一個四邊形“鏡頭”,然後再透過“鏡頭”一會看向這裡,一會看向那裡……此外我們知道,即便是面對相同的場景,不同的攝影師也會拍攝出不同的效果,其原因就在於每個攝影師使用的frame不盡相同。物理學領域有一個術語叫做“參照物(frameofrefer鄄ence)”,可以說,這是觀察世界的一種必要方式,在表示某種物體的位置及運動座標(X軸和Y軸)時尤為常見。而且,這一術語在心理學領域、社會科學領域,也有對應的概念,那就是:“心態” ——這種審視世界的心靈之窗。
心態,如果用一句話解釋就是——看待世界的心靈之窗。看待問題的角度、世界觀、對人的固有態度等,這都屬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