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事一出,對於建設部的信譽無疑是雪上加霜,有關行政部門應該以行政公開的誠意態度,向納稅人作出交代。既然當初的出發點是利國利民的“節能節地”,那麼,建設部聘請的有關設計與科研部門想必有足夠的科學依據,否則,所謂的科學依據就是維護某些利益的幌子。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全民利益的重要政策制訂竟如此粗疏,這對於政府的政策信譽也將構成嚴重威脅。徵求意見函被撤之後,新聞發言人惜字如金的解釋很難打消民眾對政策制訂過程不透明、不科學的疑慮。
旦夕之間科學變謬誤,到底是一種補救,還是一個笑話,容後再看。(2007…01…11)
“9·27”房貸新政讓外資抄底,只有抑制通脹才能抑制房價
如果海上沉船,不堵住漏洞,而是動員船員往船外舀水,船的最終結局如何?不問可知。一條屢被銀行闢謠的傳聞得到證實,央行與銀監會於2007年9月27日23時聯合釋出《關於加強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的通知》,規定第二套房首付款不能低於4成,利率不得低於基準利率的倍,不得發放隨房價上漲追加貸款的住房貸款,等等。通知公佈的時間節點令人聯想到股票市場上財政部那半夜雞叫式的印花稅。
兩者有一點相像,就是作用都在於把散戶趕出市場。
在2007年房價爆發式上漲的強大壓力之下,政府再次乞靈於收緊銀根抑制房價,與其說這是貨幣政策,不如說這是行政手段。因為央行和銀監會對於房貸利率是按照購房型別、而不是客戶資信程度進行劃分。政策出臺目的有三:降低房貸風險,以免金融機構被房地產市場綁架;減少投資性需求保障自住需求;以降低房地產熱度為中國經濟過熱降溫。政策出發點不錯,用心良苦。事實上,又有哪次房地新政出臺不是為了抑制房價?但很可惜,事實是,從大趨勢看每次打壓房價的新政出臺後,經過短時間的下調,總會迎來房價的報復性反彈。原因無他,藥不對症。
此次房貸新政最引人注目的措施是,提高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而對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仍然執行首付不得低於20%的舊政。與以往的政策相比,房貸新政打擊投資性購房、保障自住需求的特色更加鮮明。不僅如此,在家庭財產認定以及房屋市價評估收稅等政策,也在悄無聲息中緊鑼密鼓地出臺。據悉,公積金貸款是否曹隨蕭歸,也正在討論之中。
第一篇第三章 消費者,抱怨與投資兩不誤(5)
毫無疑問,此輪新政出臺將會在短時間內造成房地產市場恐慌,從而起到打壓房價的作用。有業內人士表示,將使購房需求大降三成。說得更確切一些,是將自有資金低的那部分投資客剔除出住房投資隊伍。經過此輪洗牌,房地產投資市場將剩下富翁與機構投資者。
信貸擴張是房地產的催泡器,不僅中國如此,英美同樣如此,在過去10年中,英國同樣房價極端上漲,建築資金融資合作社曾經提供房產價值130%的抵押貸款,金額高達申請者收入的5倍;而在20世紀90年代,英國抵押貸款的最高比例是房產價值的95%,最多是收入的3倍。
不過,反向的邏輯並不成立,即降低信貸就能降低房價,只要人民幣的購買力仍在節節下降,人們依然會將房地產作為最好的投資工具,只要資本市場與越來越多的金融衍生品出現,房地產開發商就會撇開銀行而向資本市場尋求夢寐以求的資金。
與央行、銀監會提高二次置業首付款比例幾乎同時出臺的另一條新聞本應引起人們更多的關注。2007年9月28日上午,遠洋地產以內地紅籌股身份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市場掛牌,每股開盤價為港元,此前認購發行價為港元,創下了全球地產集資額第三、中國第二的排名。在港股直通車開通之前,還有SOHO中國及中國奧園等內地房地產企業陸續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這些公司無不受到機構投資者與國際富豪的大力追捧。
在國際國內貨幣市場流動性過剩問題得不到根治的情況下,降低信貸不能打壓房價,而只能產生替代作用,即由國外資金或者借道境外的國內假洋鬼子資金替代國內資金,由機構投資者與富豪組成的基金代替國內散戶炒房者,短期房價的下跌反而給大資金提供了抄底的機會。除非政府能夠嚴厲約束外資投資房地產,並且得到地方政府的積極配合,否則,房地產市場也將成為境內外大資金的遊樂場。
2007年上半年,外資在2007年上半年上海房地產投資市場持續升溫,據估算,上半年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