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荼湮�粵ⅲ�傭��湮�哉��牟宦�投粵ⅲ�饈歉齪苧現氐奈侍狻�
只有認識問題的本質,由此再來分析市場對“購房退稅”和“購房入戶”政策的反應,就會變得容易理解。
解決的方法就是加大保障房的建設和推出,這個問題政府已經意識到,問題的關鍵是不應該停留在口頭,而是要徹底貫徹落實,保障性住房推向市場,把低收入階層從市場的“大鍋”裡分出來,這個群體的住房問題得到保障和解決,那麼市場化問題的解決就會容易得多。
民眾對“購房退稅”和“購房入戶”政策的反對焦點在於,擔心政策會推高房價和有失公平。如果保障房的建設和推出得到貫徹,那麼低收入階層對房價的上漲就會麻木,保障房的建設資金來自於財政,這裡面高收入階層的稅收貢獻更大,況且購房會拉動經濟也在為宏觀經濟作貢獻,既然各得其所,持反對意見的人想來應該大幅減少。而對於中高收入階層而言,“購房退稅”無疑是重大的惠己政策,哪裡有理由反對?當然,這裡要強調的是購房退個稅並不適用於富豪階層,對他們而言,退與不退都有大量避稅的措施和手段,所以,擔心購房退稅會引發富豪階層大肆買房退稅從而加大貧富差距是沒有必要的。
“購房入戶”的問題相對複雜一些,難點也主要停留在一線大城市,雖然把戶口和商品房掛鉤的確有悖世界發展主流,不過問題是有悖也不是一天半天了,如果能從高階開始,“購房入戶”也不失為刺激經濟的一種方式,畢竟這也是一種開放,當然,前提是在針對低收入階層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得到確實貫徹的基礎上才行。
。。
救市冷思考3:房地產政策不到位,高房價捲土重來是必然
2008年10月前後,中央出臺一系列旨在鼓勵消費穩定市場信心的房地產新政策,政策一出臺即引起高度關注。然而,一項網路調查顯示,63%的人認為房價會繼續下跌,這幾乎和前期呼籲政府出手的大多數“救市”派的觀點一致。
“救市”派們認為房地產市場已經充滿危機,甚至面臨崩盤的危險,如此一來將對宏觀經濟造成致命的打擊,而期待購房的民眾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觀望(據此項調查顯示:1/3的人選擇繼續觀望)或被迫觀望(據此項調查顯示:1/2以上的人認為房價還是太高,買不起)。這樣看來,似乎政府不“救市”,房地產市場的確要面臨深度調整了。
不過與此同時,還有另外少數一批人仍然在懷疑房價的下降,或者即使承認房價下降但仍對後市充滿信心,其中不少人,拿上海2006年短暫的回撥,隨後便報復性上漲的例子,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問題是,市場的調整我們已經看到,市場的悲觀情緒我們也已感受到,不過,上述少數一批人所認為的市場狀況難道真的不存在發生的可能嗎?
同樣的問題在今天已經不存在疑問,2009年房價不但報復性上漲,甚至創了歷史新高。
其中原因之一便是在此番市場調整期間,未能彌補某些政策缺位的狀況,房價捲土重來也就隨著宏觀經濟的好轉毫無意外地發生了。
問題的焦點在於1998年中國劃時代的終結福利分房。在此之前,中國住房的供給主要靠福利分房,以工齡和級別來劃分房子供給的大小。眾所周知的是,(1998年前)建國近五十年來,中國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幾平方米,住房條件總體狀況非常落後,上海等一線城市更為突出,雖然改革開放後,採取了福利分房和市場供給並行的模式,但由於購買力和市場供給不足等原因,幾十年來的住房需求並未得到緩解。
就在這個時候,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終結,中國房地產市場一下子從計劃經濟全面跨越到市場經濟,這裡就產生兩個需求矛盾,一是在終止福利分房制度時就已經存在的住房需求,二是終止福利分房制度之後產生的新增需求。兩者中有購買能力的靠市場手段得到滿足,沒有購買能力的自1998年開始便積壓下來,對於第一種情況,這部分人的購房需求顯然帶有歷史遺留的痕跡,應該加以區別對待,但實際情況並不這樣,而是搞了一刀切。
不論是第一種情況還是第二種情況,市場化的解決途徑就是靠政府主導的經濟適用房、廉租房來滿足,但實際情況是,這項工作嚴重滯後,導致市場供給出現結構性的矛盾,所有人都湧到商品房市場,如此龐大的需求,加上後期按揭貸款制度釋放出來的購買力,就這樣把房價捅上了天。
市場有觀點認為,中國人均居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