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頁)
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揖魴畝�隳越睿��擰氨浮幣淮慰巍!�
小中靜在地上亂蹬亂滾了幾分鐘後,見沒人理她,就不亂蹬、不亂滾了,靜靜地躺在地上哭,哭了幾分鐘後,還是沒人理她,她不再哭了,眼睜睜地躺在地上,躺了幾分鐘還是沒人理她,她就悄悄地爬起來自個出門去玩去了。
她媽媽收早工回來後,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她,她一時也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來。這時,我們非常為小中靜的這種不良性格擔心。
星期一回到衛校後,為如何教育小中靜,具體地說如何讓小中靜儘快地改掉這個壞毛病,我整整想了一個星期,我設計了一套又一套的“教案”。
為了教育孩子,在孩子身上出現一些較為嚴重問題時,抓住孩子,在那個小屁股上打幾巴掌,讓她留個深刻印象,讓她日後再這樣時,想想這幾巴掌的滋味,這也是一種“教法”,這種方法,也不是完全沒有一點教育作用的,但我堅持認為“武化教育”畢竟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特別不是我們這個年代我這樣的人(教師)應採取的教育方式。我還擔心“武化教育”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難以覺察的心理損傷。“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訓我不敢苟同,現在有些家庭,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家庭,有時急得沒法時,也還偶然使用這種沿用了幾千年的老掉牙的方式,當然那是搞急了,一時沒有別的辦法。我以為,偶然用一二次也不為過,但以不用為好。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時,遇到一些很平常的問題,如果情況不嚴重,大聲呵斥一下,鎮壓住了就算了,就萬事大吉了,如果孩子不聽教育,就來快的,抓住孩子,在小屁股上狠狠地打幾下,“火”壓住了,就算問題解決了。我算是受了一點現代教育,我完全沒想到要使用這種辦法。
我比較認同說理教育,這也是許多家庭教育書籍上所推崇的,這種方法,我也在家裡試過幾次,有時有效,有時卻無效,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他不懂理,你給他講道理,他年齡太小,他還不懂得“理”,這樣小的孩子是比較難管的。他會憑直覺說“我要”,搞犟了,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會歪來,大人有時也拿他沒法,真是豆腐掉到灰裡,吹不能吹,打不能打。
在確定了不“武化”處理,要“文化”處理的基本想法後,我在頭腦裡進行了幾次虛擬“演習”。我設想,當天如果我在小中靜亂蹬亂滾的時候,與她好好講理,她一定不會聽,為什麼呢,因為儘管小中靜只有五六歲,但她還是有面子感的,她不會當面認輸,加之小中靜又生性特倔強,如果她不認輸,我自己又難以下臺,會覺得一個五六歲的小孩都管不下來,那長大了還了得,最後會逼得我採取過火行為。
一堂管孩子的“優質課”�(3)
我又設想,如果不選擇在小中靜亂哭亂鬧的時候講理,而是選擇在她的氣完全消了的時候和小中靜來講理,情形會是怎樣呢?經過認真思考後,我以為這是最有可能進行說理教育的時機。於是,我像真正上講臺—樣,開始認真地“備”起課來。
我設計了一個非常具體的“教案”:在一個星期日的早晨,我拿出4只蘋果來,讓小中靜、小中州一起坐在小飯桌旁,先給她們一小人削一個蘋果,在她們倆高高興興吃的時候,在小中靜沒有想到的情形下,有意識地給她們“講課”:“靜靜、州州,你們聽爸爸說,以後,你們有什麼要求,有什麼事都可以跟爸爸媽媽講,如果講得有道理,爸爸媽媽絕對不會讓你們不滿意的。但是,一定不準亂來,一定不能亂吵亂鬧,靜靜你聽著,一定不能‘搭蝦子’,‘搭蝦子’很醜,以後不再‘搭蝦子’,你能做得到嗎?”話是對著她們倆說的,靜靜自然聽得出主要是為了上次“搭蝦子”的事,這時,她也會直覺地感到爸爸完全是為了她好,這時,她再也沒有輸面子的感覺,也沒有堅持說“要要”的思想結結了,同時,上次的事已時過境遷,那一小碗飯也早沒了,不存在爭飯的事了,這時,她嘴裡又正嚼著爸爸剛削的蘋果,她自然只有點頭了。
我當時自己覺得,我的這次“課”上得非常成功。我思想上真高興,第一,這件事處理得如此圓滿,完全是我自己別出心裁,經過“精心設計”而取得的,這在我的生命歷程中,是第一次,而且是一次性“試車”成功。當時那種成功感、成就感,是特好特好的。第二,我這種特殊的“備課”模式為我所首創,我完全是在沒有任何一點參考資料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我當時已意識到這一首創的特殊的“家教現實意義”。第三,我覺得我從此多了一件“家教法寶”。這件法寶,對於培養孩子的情感,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