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在德隆的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
早在2004年4月13日“德隆帝國保衛戰”的失利之前,唐萬新已經意識到了夢想將碎。儘管他百般努力,他的金融帝國還是像失控的戰車一樣走向崩潰。
《財經》雜誌在評價唐萬新時給出的定語是“梟雄”,配以解釋的一句話是:一個清醒地製造危機的賭徒,一個夢想把火山化作金礦的狂人。
關於德隆,人們能夠歷數其創造的眾多經濟概念:產業整合、全球併購、資產共享、資產改善、資產創立、資產裂變、投資專案模擬試驗等等。
德隆從其初期整合的水泥產業,到“湘火炬”和“瀋陽合金”,從大汽配到重型卡車,從電動工具到園林工具、數控機床。涉足汽配、水泥、礦業、食品、現代流通、旅遊、金融等產業,到後期,德隆參股的公司多達177家。
唐萬新,這位對通用電氣模式頂禮膜拜的企業管理者,連收購模式都刻意學通用電氣——只買行業第一名,如果沒有機會買到第一名,就絕不投資;不是數一數二的公司,一般都不在德隆併購的考慮範圍之內。但可惜的是,他學的只是韋爾奇管理精髓的皮毛。無論是做產業,還是做金融,德隆都沒有形成持續穩定的企業贏利模式,更沒有在業內獲取領先地位。除了番茄醬外,它沒有建立起任何所謂產業優勢,德隆的產業並無互補性。
由於戰線拉得太長,產業投資回報週期長短搭配不當,持續的併購和後續管理費用都只能靠融資解決;較高的人才成本和利息高達12%的資金拆借,直接增加了財務成本,最終帶給德隆的是巨大的資金壓力。德隆繫上市公司旗下數百億產業鏈每年大約能產生6億元利潤。但這筆錢用來償還銀行貸款且還緊張,再加上德隆每年產生的鉅額管理費用和民間拆借資金成本,德隆的現金只能是入不敷出。
一、上帝讓誰滅亡,必先使其瘋狂(2)
資金鍊斷裂是德隆敗因的表象,瘋狂擴張才是德隆敗因的本質。沒有依託主業、沒有培育主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沒有處理好如何多元化和調整多元化結構的問題是德隆失敗的根源。
無目的地擴張,這一方面使其能夠迅速做大,但是另一方面由於其所邁進的新領域不能迅速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