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饗讀者:
發明茶令的宋代詞人李清照,一日向其夫提出玩耍茶令,方法是一人出題考另一人,答對的飲茶,說錯的只能聞一下茶香。兩人商定後,幾乎天天行一次茶令,而博學多才的趙明誠總是輸給了才華橫溢的李清照,所以常是一人聞茶,一人飲茶,而後哈哈大笑。
明太祖朱元璋一次晚宴後,來到國子監視察,廚人獻上香茶一盞,朱元璋可能是宴後口渴,愈喝愈覺香甜,乘興賞這位廚人一套冠帶。院子裡有位貢生見了不服氣,故意高聲吟道:“十載寒窗下,何如一盞茶”,眾人大驚失色,朱元璋卻笑而和之:“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貢生只好認命。
茶,中國人珍愛,外國人也喜歡。16世紀葡萄牙貴族小姐凱塞琳嫁給英王查理二世。在盛大的婚禮上,王妃舉起盛滿紅汁液的高腳杯回敬向她恭賀的達官貴人。上來祝酒的法國皇后想嘗一嘗紅汁液,但王妃沒等她開口,便舉杯一飲而盡,拉著英王跳起雙人舞。法國皇后十分惱怒,回到倫敦旅館下令衛官一定要把紅汁液查個水落石出。衛官摸黑潛進王妃寢宮:當王妃進宮,從皮箱中取出一撮捲曲的小碎葉,用開水衝出一杯紅汁液,英王查理問這是何物,她說是中國紅茶,商人們把紅茶販賣到印度,印度人看著像血,不敢喝,她出於好奇,大膽地嚐了嚐,誰知吃了紅茶後,肥胖的身體變得苗條了。此後,她每天都喝。潛伏的衛官聽了又驚又喜,正當他逃離時,暗鈴響了,衛官被逮。
田望生:枯腸搜盡數杯茶(2)
在法庭上,衛官交代了潛入寢宮的動機和聽到的秘密,中國紅茶的魅力一下子轟動英法。從此,英國佬喝“Tea”,法國佬喝“The”,歐洲掀起了中國紅茶熱。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得到一點中國紅茶,視若珍寶,只有最好的朋友才能和他共享此種清福。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給一般人喝?他說,這種茶是由美麗的處女一面唱著山歌,一面採摘於多露之晨,然後加工貢之於中國的皇帝,中國的朝廷轉贈給俄國沙皇,而這點茶則是一位著名的俄國公使送給他的。茶入俄時,商隊在途中有土著部落謀殺而奪之。此茶曾受人血之洗禮,怪不得巴氏為因喝到它而感到十分驕傲。
茶有浪漫史,也有辛酸淚。茶的奇妙功能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官迷心竅者耳中,立即成了得玉之磚。為了沽名釣譽,他們將茶作為貢品,巴結上頭。從此,採茶的“陵煙觸露,朝飢暮匐”;運茶的“日夜兼程,馬不停蹄”;貢茶的“雞犬升天,飛黃騰達”。倘有為民請命、冒死諍諫者,十之###丟了烏紗帽。
當然,這不是茶之過,而是人之罪。
1984年元月
袁和平:武夷賞茶(1)
為了採訪神奇的“大紅袍”茶樹,雖然我們在大太陽底下游覽了整整一上午,下午還是照樣出發,奔向九龍窠。剛踏進峽谷,只見遠處身旁,坡上崖下,無處不是綠蔥蔥的茶園。那團團簇簇的茶樹,或層層疊疊,成片成行,或單株孤叢孑然立於孔石叢中,蓬蓬勃勃地遍佈山間巖岫。
我們一行數人,有香港作家,有國內刊物編輯,其中不乏詩人。一路之上,評山論水的笑聲話語不絕於耳。遊罷水簾洞,朝鷹嘴巖走去。腳下的小路逶迤於巉巖怪兀的峰石叢中,崎嶇坎坷,但真正難走的路還是從流香澗去九龍窠的山澗。那兒披滿藤苔的峰巖高聳對峙,小路像一根被人順手丟下的草繩,起伏彎曲地臥在山澗裡。出了流香澗,原以為路該平緩些了,誰知腳下的小路竟簡直不能稱其為路——荊棘絆腳,雜草掩道,且還時有時無地穿沒在茶園中。有時走到峭壁前,你以為路斷了,抬頭一看,它卻化成一條條斜插於崖坡上的石板階梯,依然蜿蜒而上。
畢竟,九龍窠那叢神奇的茶樹之王——“大紅袍”太負盛名了。據傳古代某朝皇帝御駕武夷遊覽,突然患病不起,山僧獻上了這叢茶泡製的茶水,皇帝病痛全消,便脫下大紅袍令人披在茶樹上,以示敬意,這叢茶樹便因此得名。於是乎“投米飯於茶水中,頃刻可見消融”,“崖高千尺,每每收採,僧人須喚馴猴攀摘……”之類的傳說便給“大紅袍”抹上了傳奇而瑰麗的色彩。單憑這些,“大紅袍”在我們遊程裡佔有多麼誘人的一席,以致我們如此不辭辛勞地攀越而來,該是可以理解的吧。
誰知當我們疲憊不堪地來到九龍窠,只見三五米高的峭崖坡上,煢煢然立著三株蒼老的茶樹時,都不由大失所望。這三株茶樹枝虯葉瘦,色調深沉。論模樣與崖下的茶叢並無差別,論色調還不及崖下的茶叢鮮嫩。要不是峭壁上刻著“大紅袍”三個大字,我們甚至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