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女兒林如斯也發出不平之鳴,並於1943年重返重慶,留在中國奮鬥。唯郁達夫力排眾議,強調作家要靠著著作才能證明自己,林語堂在美國積極為中國宣傳功不可沒,這才平息這段紛爭。
國民政府遷臺初期,林語堂對到臺灣訪問似乎缺乏興趣。1954年,國民黨政府將林語堂列入“聯合國第九屆大會中國代表團”的八位顧問名單內。即使有任務在身,林語堂也沒有到臺灣。直到1958年秋天他才首度訪臺。
南洋大學爭議促使態度轉變
1955年爆發的南洋大學事件,是林氏夫婦態度轉變的關鍵。
1954年8月,林語堂應華僑陳六使與南洋大學執行委員會之邀赴新加坡,就任興建中的南洋大學校長。陳六使為馬來西亞富豪,掌握全東南亞橡膠儲藏。據林語堂的說法,陳六使富可敵國,對市場的影響力比起任何政府皆有過之,但他對政治一片空白,根本未料到創辦南洋大學會引發政治問題。
這所由華僑集資四百萬元美金興辦的大學,由於位於形勢敏感的東南亞,開辦之初就商定,校長應具國際聲望,且不宜由國共任何一方黨員出任。正因內外情勢複雜,胡適、錢穆等人紛紛推辭,直到校方派代表到紐約邀請時任“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顧問”的林語堂,承諾未來會有足夠經費與權力支援,林語堂才首肯接任。。 最好的txt下載網
林語堂 中西以及兩岸的人生哲學(4)
就任校長前,林語堂堅持理事會須給予具體保證,其中之一是“南洋大學應有一個非常單純而無政治性的目標”,教授應享有絕對的思想自由;又要求理事會在1954年底和1955年底以前,至少分別籌集三百三十萬美元。陳六使不僅同意,而且承諾個人立即捐出一百七十萬美元。獲得具體承諾後,林語堂著手規劃校務,並將在聯合國擔任翻譯工作的二女婿黎明挖到南洋大學,出任他的執行秘書。
辦校期間,先因為建築與辦校經費吵吵嚷嚷一陣子,繼而政治氣氛日趨緊張,從而衍生一連串爭議。
繼而新加坡的《南洋商報》等中文報紙開始攻擊林語堂。林語堂接到威脅他生命的恐嚇信。學校捐款也出了問題,大商賈捐款遲遲不到位,學校半數捐款來自新加坡踏三輪車的、理髮的和街頭小販等最貧苦華僑。
不過半年,學校尚未開課,即傳出校長和董事會關係緊張、林語堂可能離開南洋大學的訊息。1955年4月1日,林語堂和教授集體辭職。一個星期內,董事長陳六使簽發總值馬幣三十萬餘元的十三張支票,作為林語堂和教授群的補償與遣散費。林語堂隨即搭機飛往法國巴黎。
就在林語堂離開新加坡後,美國《時代週刊》揭露內幕,指這起表面上起因於經費和教育方針的爭執,實際上為思想鬥爭的戰場。緊接著,林語堂於1955年5月2日出刊的《生活》雜誌發表長文,表明自己是“被迫辭職”;之所以沒有立即向大眾說明真正原因,是因為他和家眷“有慘遭槍手暗殺的危險”。而且林語堂指出,在他辭職前後的幾個星期中,“我們住在新加坡就有英國警察的特別保護”。
南洋大學事件讓林語堂耿耿於懷,且終其一生對於無法將南洋大學建成一所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學感到不平。
國民黨全力拉攏 赴臺定居
離開新加坡後,林語堂外表依舊堅強而幽默,夫人廖翠鳳則一度因南洋大學風波而精神衰弱,於是夫婦倆暫時旅居法國戛納,隨後數年悠遊於歐美。他曾於1955年夏天,帶著妻子、幼女與甫離婚的長女,在歐洲進行所謂“林語堂式的漫遊”。感情豐沛的他,在莫扎特墓前流下激動的眼淚。
直到1958年10月,林語堂伉儷才應臺北“中央日報社社長”、昔日廈門大學學生馬星野之邀,首度赴臺灣,這距離他上次返回中國土地已十四年。但這一次,林語堂只能在臺灣與故鄉閩南隔海眺望。
為表示對林語堂的推崇,蔣介石當天派出何應欽、蔣夢麟、羅家倫和曾虛白等政界、學術界人士數百人接機,另有廈門大學校友會、聖約翰大學同學會與林氏親友多人。接機場面熱烈,廖翠鳳還一度遭人潮衝散。第二天出刊的報紙形容,為林語堂接機是繼胡適之後,歡迎學術界人士最熱烈的一次。
雖然是第一次赴臺,但臺灣的閩南鄉音,讓林語堂難忘,情不自禁透露出期盼葉落歸根,希望在陽明山覓地終老的心願。
當時正值金門炮戰緊張之際,蔣介石夫婦仍抽空在官邸會晤林語堂,與他大談《紅樓夢》考證的問題。國民黨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