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求分兵五千人馬,從子午谷出其不意地進攻關中。這一奇襲的計劃極具冒險精神,如果蜀軍一舉獲勝,也就實現了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標。諸葛亮卻以〃輕敵〃為由拒絕,魏延於是大嘆:〃丞相若聽吾言,此時休說長安,連洛陽皆得矣!〃因此有〃諸葛一生惟謹慎〃,從而造成戰機貽誤之嫌。
但從決策的另一個角度看,一旦此計失敗,蜀國能不能承擔得起這樣的惡果呢?當時的情況是,魏主曹睿即位不久,司馬懿被閒置,沒有任何實戰經驗的夏侯楙掌握兵權,是一個絕好的進攻機會,似乎可以乘虛而入。但是,設想在諸葛亮進軍魏國腹地的巨大軍事壓力下,司馬懿只能立即被召回執掌兵權,引發魏蜀之間大規模的正面戰爭。而這正是諸葛亮必須完全避免的,因為他的計劃只是一場區域性戰爭,在人力物力上遠遠不能應付兩國間的決戰。
所以,兵出子午谷若作為一次戰役來看,雖然有贏的可能性,但那也只是區域性戰役的一次勝利而已,不但不能因此一舉擊敗曹魏,反而會激怒這頭巨獸,迫使它展開殊死較量。因此從整個局勢出發,諸葛亮認為此計〃懸危〃,他看到了這把雙刃劍既可能有所斬獲,也可能傷及自身命脈,以一支弱勢的軍隊盲目挑戰,決不能去和強大的對手決一生死。所以,寧願採取保守的戰略按步驟推進,而不是採取冒險一搏。
常言說,無水不通船。沒有冒險精神,永遠無法取得任何重大的輝煌。但是冒險精神絕不是低能者的遊戲,沒有老謀深算,反而容易掉進貪功冒進的陷阱。
4。 溝通藝術: 不要讓坦言者受傷害
○ 溝通是一門藝術,它和其他藝術一樣,要掌握一些基本功,也要守住一些心中的底線。對於領導者的溝通藝術,基本功是兩樣……真正地傾聽,充滿好奇心地提問;底線是一條……永遠不要因為說出了真話而傷害說真話的人。
曹操是一位最懂得溝通藝術的頂頭上司,你不得不承認,他很善於聽取下屬的意見,還深得有問有答的互動要領,也比任何人都明白〃不要傷害坦言者〃的禁忌。可惜從《三國演義》中我們看到的曹操,卻是一個屢次衝出這條底線的犯規者。
第二十回,話說曹操舉劍欲殺張遼,劉備立刻攀住了他的臂膊,關羽更是當面跪下。劉備急勸道:〃此等赤心之人,正當留用。〃雲長說:〃關某一向知道文遠是忠義之士,願以性命擔保。〃曹操的反應也很快,擲劍而笑,自我解圍地說:〃我也知道文遠忠義,所以才開了這樣一個玩笑。〃親自為張遼解開繩子,並脫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給他穿上,再領到上座。結果當然非常美好,各方滿意,張遼感動得無以回報,於是投降了曹操。
曹、劉這一個回合,都把愛才、惜才的人主風範表現得淋漓盡致。曹操既得了一員大將,還得了劉備兄弟的幫襯,實力得到了加強,美譽也得到了證明,實在是大贏家。劉備、關羽說的都是實話,但對曹操有益而無害,所以皆大歡喜。
但問題是,當這種溝通直接傷害到曹操本人,結局就完全不一樣了。曹操的做法是,表面上遵守規則,不在大庭廣眾下做出反擊,而是一忍再忍,背後則積極尋找時機,或借他人之手,或安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最後還是處罰了當初使他感到不快的人。
楊修是個人才,在曹操的幕僚中屬於精英人物,得到曹操賞識和器重,被委任為〃總知內外事〃的主簿,成為丞相身邊的高階謀士,為曹操掌管文書賬簿。有一次整修曹操府邸大門,曹操由內室走出,察看施工情形後,在門上題一〃活〃字離去。楊修命人將門拆毀,說:〃門中活為’闊’字,這是大王嫌門太寬了。〃
楊修有一次隨曹操經過曹娥碑,見碑上題有〃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曹操問楊修可知其意,楊修回答說知道,曹操要楊修先不要說出答案,走了三十里路後,曹操說:〃我明白了。〃要楊寫下他的答案,楊修寫道:〃黃絹,是色絲,合為絕字;幼婦,是少女,合為’妙’字;外孫,是女兒之子,合為’好’字;齏臼是受辛之器,合為’辭’字(辭古字為受辛)。所以是’絕妙好辭’。〃曹操所寫的和楊修一樣。事後曹操很是感慨:〃德祖的智慧勝我足足三十里之遠。〃
幾次智力較量後,曹操對楊修心中已暗存妒恨,時刻戒備著他,直到後來楊修點破撤兵的〃雞肋〃口令,還參與廢立太子的事,使曹操感到這個聰明絕頂、和自己較起〃手筋〃來又無拘無束的才子,對他這個絕對權威不僅是個人才華上的挑戰,而且已經構成軍國大事決策上的威脅。於是,曹操藉著漢中戰事,隨便找了個罪名就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