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頁)
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囈�永錚��茁硪恢備≡詡ち髦�希�⒉幌魯痢@吹醬蠛擁鬧辛鰨�蟪薊穎藁���媯�鈾�擁敝蟹至鰨�緯燒��釀�潰��鴕壞愕愕厙比牒鈾�:鈾�堂渙慫��砩暇突指雌驕病4蠹業卻��蹋�患�蟪計鋶說哪瞧グ茁磧指〕鏊�媯��肀成廈揮釁鍤鄭�煌宰乓恢淮蠊模�⒏接幸環庵鹿�醯氖樾擰P胖興擔罕渙�裱≈校�俏業男以恕OM��醵嘧鯰幸婀�遙�蟊懷濟竦暮檬隆U飧齬睦醋粵���虢���諭醭嵌�系暮W穎呱希�綣�械腥死唇�肝夜��譴蠊幕嶙遠�饗歟�傭�⒊鼉�ā�
此後,一切重歸於寂,而一度斷流的大河,照舊日夜奔流不息……
給玄奘講述這個富有感染力的故事的于闐人,因為年代久遠,已經忘記了捨身獨赴龍宮的大臣的名字。但這並不影響故事本身所具有的感人的犧牲精神,也許正是與“捨身飼虎”等佛經本生經故事具有一脈相通之處這一特點,才引起了玄奘的特殊興趣。他不但原原本本記下了此則傳說,還親自到大河及王城郊外的海子憑弔。
在海子——“龍池”——邊上,玄奘果然見到一隻大鼓高懸於池畔,但人們告訴玄奘,大臣從龍宮請來的大鼓早就破敗不堪而不知所在,目前這個是後人仿製的紀念品,它當然不能在敵人進犯時自鳴,但它卻可以提醒人們,于闐這個綠洲王國是處在“敵人”的重重包圍當中的,不論是河水斷流、綠洲荒蕪,還是敵軍進犯,都必須給予同等的重視。玄奘尋訪遺蹟時,海子邊上還有那個專為大臣捨身而建的廟宇,但那已是一座雜草叢生、垣頹牆傾的敗寺,連寺僧都早就另尋他處安身了。玄奘在海子岸邊低迴嘆息,引動他思緒的,不只是思古之幽情,還含有對佛法無常的不祥預感。
玄奘據見聞寫下這個地方掌故,時在貞觀十八年(644)間,那時,荒蕪的寺院、破敗的大鼓,已經是地方文物。這個故事的經典性在於:它告訴我們,于闐是歷史悠久的綠洲王國,它的文明是土著文明,是本土滋生的,根植在於闐區域的人文地理是它的界欄,定居於闐的居民是一方主人。
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玄奘都是真正的探險家。他眼見、耳聞、手記的于闐,不只是供人觀賞、學習的典型,也是供人們研究、探索、驗證的謎。此後的人們,不論是西行求法的後繼者,還是來此尋幽訪勝的探險家,儘管相隔幾個、十幾個世紀,無人不受到玄奘觀感的影響,也很難在形成自己的印象時完全走出玄奘的角度與視野。
此後,盛唐時期的僧人慧超,中唐時期的釋子悟空等不少唐代西行求法高僧都曾路經于闐,但是他們或是沒留下行紀,或是行紀過於簡略,就於闐的歷史與文化而言,缺少新的視角。
“兒皇帝”的使臣
除了西行求法高僧,中原王朝派赴于闐的使節也起了增進互相瞭解的橋樑的作用。在於闐立國的一千餘年之間,有文獻記載的最重要的,或說是最有影響的使團,是五代時後晉天福三年(938)派往于闐冊封李聖天為“大寶于闐國王”的張匡鄴使團。
我們在前面提到過,于闐國後期重要君主李聖天在位時,曾千方百計致力修復與中原王朝的關係,抵消西方日見逼近的穆斯林壓力。首先,他以聯姻與河西統治者曹氏結盟,再以河西為通向中原的支撐點,一次又一次地派出各種規模的使團,其中最主要的一支,於天福三年九月抵達後晉首都東京(即今河南開封)。使團由馬繼榮為首,不但持有于闐國國書,還帶有貢品紅鹽、鬱金、犛牛尾等方物。那時,後晉高祖石敬瑭剛取代後唐而立國不久,並以割讓燕雲十六州予契丹,稱契丹主“父皇帝”,自稱“兒皇帝”為代價,取得北方強鄰的支援。就在以馬繼榮為首的于闐使團抵達首都並遞交國書的同時,回鶻也派大使李萬金來朝謁。馬繼榮的出使相當成功,一個月之後——天福三年十月,後晉就宣佈冊封李聖天為大寶于闐國王。在馬繼榮要求下,後晉並派出了使者親赴于闐主持冊封儀式,大使就是供奉官張匡鄴,副使是節度判官高居誨。 。。
二、佉盧文秘史(10)
天福三年十二月,使團離開後晉極西的邊境城市靈州(今地在寧夏銀川市南),不久即進入河西走廊。那時河西形勢相當複雜,而後晉又不具備足夠的權威性,所以使團行程分外遲緩。
根據敦煌發現的號文書背面的牒文,我們知道張匡鄴使團於天福四年二月五日抵達敦煌。但他們卻在首途之後兩年,才到達目的地于闐。久留敦煌的具體原因已無從探悉,但張匡鄴一行是基本未受損失地完成整個探險旅行的,那麼想必籌措交通工具與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