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值空間可能相對較小。(當然,從“估價過高”到“估價更高”是有可能的,但我不會指望這種情況的發生。)如果人人都喜歡它,那麼很有可能這一領域已經被徹底發掘過—資金流入已經過多—便宜貨也所剩無幾了。
如果人人都喜歡它,一旦群體心理改變尋求離場,就會面臨價格下跌的顯著風險。
傑出投資者能夠識別並買進價格低於實際價值的股票。只有當多數人看不到投資價值的時候,價格才會低於價值。約吉·貝拉有一句名言:“沒有人願意再光顧那家餐館了,因為它太擠了。”這就像在說“人人都意識到那是一隻特價股”一樣毫無意義。如果人人都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就會買進,在這種情況下,價格就不再低廉……買進人人喜歡的股票不會賺大錢,買進被大眾低估的股票才會賺大錢……簡而言之,傑出投資有兩個基本要素:
看到別人沒看到或不重視的品質(並且沒有反映在價格上)。
將這種品質轉化為現實(或至少被市場接受)。
透過第一點應明確的是,傑出投資的程序始於投資者的深刻洞察、標新立異、特立獨行或早期投資。這就是為何成功投資者多寂寞的原因。
《人人都知道》,2007年4月26日2007~2008年的全球信貸危機是我見到過的最大崩潰。要從中學習的教訓很多,因此我在不止一章中對它進行了多方位的探討。對我來說,這個教訓讓我有了新的理解:懷疑論也需要逆向思維。我不是一個經常頓悟的人,但是在懷疑論這個問題上,我確有所悟。
在每一次泡沫破裂的時候,牛市崩潰,銀彈失效,人們為自己的錯誤扼腕嘆息。懷疑論者清醒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試圖提前識別假象,避免同大多數人一樣被假象矇蔽。因此,投資懷疑論者通常是抗拒投資熱潮、牛市狂熱和龐氏騙局的一群人。
我的頓悟產生於2008年10月中旬,全球信貸危機接近最低點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正在耳聞目睹著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
雷曼兄弟公司、貝爾斯登公司、房地美、房利美以及美國國際集團的破產和接受緊急援助。
公眾對高盛集團及摩根士丹利公司生存能力的擔憂,以及股價的大幅下跌。
美國國庫券信用違約掉期保費的持續上漲。
極度風險規避造成的短期國庫券利率接近零點。
我想這是人們第一次意識到,美國政府的財政資源是有限的,政府印刷鈔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在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後,顯而易見的是……形勢正在不斷惡化,沒有人知道這種情況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真正的問題在於:人們相信任何消極的情況,所有包含樂觀因素的情況都被當做盲目樂觀被摒棄了。
當然,這其中有一點是對的:一切皆有可能。但是在應對未來時,我們必須考慮兩件事:第一,可能發生的事件;第二,實際發生的機率。
危機期間,許多不好的事情看起來都有可能發生,但並不意味著它們一定會發生。身處危機期間的人們無法將兩者區分開來……40年來,我見證了投資者心理在躁狂—抑鬱間的瘋狂擺動:除了常說的恐懼與貪婪,還有樂觀與悲觀,輕信與懷疑。總而言之,從眾—並隨鐘擺而擺動—只會帶給你長期平均表現,並讓你在極端市場下一敗塗地。
如果你相信別人都相信的故事,你會和他們做同樣的事。通常你會高買低賣。你會愛上無風險高收益的“銀彈”神話。你會買進表現良好的股票,賣出表現不佳的股票。你會在崩潰期遭受損失,在恢復期錯失機會。換句話說,你會成為一個循規蹈矩而不是標新立異的人,一個趨勢追隨者而不是逆向投資者。
懷疑態度是深入瞭解資產負債表、瞭解最新財務工程奇蹟或那些不容錯過的故事的必要條件……只有懷疑論者才能分得清聽起來不錯、實際也不錯,以及聽起來不錯、實則糟糕的東西。我所熟知的最優秀的投資者身上都體現了這一特質。這是一個絕對必要條件。
許多壞事的發生揭開了曾被認為不可能出現的信貸危機的序幕,同時對大量利用槓桿的投資者造成了嚴重影響。所以簡單的解釋就是,之所以會在信貸危機中受到重創,是因為他們懷疑不夠或悲觀不夠。
這引發了我的頓悟:懷疑和悲觀並不同義。在過度樂觀時,懷疑倡導悲觀;但在過度悲觀時,懷疑又會倡導樂觀。
隨著信貸危機在上週達到階段性高峰……我發現極少人是樂觀的,絕大多數人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