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打交道,不與廷臣見面,至高無上的指揮全國的聖旨或由宦官傳達或徑出宦官之手,這不是舊史學家說的與宦官共天下麼?
這祖孫三代同一秉性:不愛上班,寵通道術。成化初即位,還倚用李賢等閣臣,為“奪門”之變重訂是非,換取了朝臣的支援和政局的穩定。但不久即怠於政事,習學道術,在宮中淫樂,長久不理朝政,不召見大臣。僅在1471年,因彗星久現,在大學士力請之下,於奉天門接見閣臣。
彭時奏稱“天變可畏”,成化說“卿等宜盡心”。
又奏:御史請減京官俸,文官可武官不可。成化說,是。
萬安帶頭磕頭呼萬歲。閣臣退下,成化退朝。朝野傳笑。從此,直到成化死,再也沒有召見過大臣。群臣奏事均由內官中轉,控制大內的是比皇帝大二十歲的萬貴妃,萬氏本是成化童年時代的保姆,她懂得如何使他高興,從而把“自己的孩子”掌握在手心裡。這有點像後來的熹宗與客氏的關係。
萬氏有足夠的機智和歹毒,自她生的幼子死後,她便再也沒有懷孕,她便使宮內任何婦女都不能生孩子,懷孕的流產,生了孩子的母子都是個死,她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熱情極高的文臣,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家們紛紛上疏,勸皇帝疏遠萬氏,以便與宮中的其他婦女早生孩子。成化的回答是〃這是朕的私事〃。
就憑這個細節就可以感受到當時文官集團計程車氣多麼高漲。他們找到了與天下一體的偉大感覺。因為國家的日常事務是靠士大夫來運轉的,就像把大門的反而比老闆更管事更有責任感和主人翁的氣勢一樣。只有老闆知道把門的是賤役。但老百姓不知道,文官集團本身則不想知道。詭稱與萬氏同宗的大學士萬安和照章辦事的其他閣臣,還有文官傳統支撐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年約60歲的萬貴妃在怒撻宮婢時痰湧而死,年41歲的成化皇帝說:“萬侍長去了,我亦將去矣!”還真隨之而去。像西方人定義小說的概念所舉的例子一樣:皇后死了,因此皇帝也死了。情節有因果關係,於是具有小說的魅力。
若皇帝為零,則這個皇帝是最好的皇帝。成化基本上可以說是這個意義上的好皇帝。自然他也曾傳旨廷杖過大臣,因他不親政,旨意均由內官傳達,許多求官的人便來賄賂可以接近御璽的可以在傳奉官的名單上新增姓名的內官,傳奉授官,這種來路極正但超越了政府從天而降的官,即王陽明在主持山東鄉試時所抨擊的亂了國家“名器”的那種外門邪道的官。這種授官方式是對國家憲政的公開踐踏,皇帝開這種後門,是對把大門的公開蔑視和戲弄。在群臣的抗議下一次就罷免了五百多,可見多麼濫。弘治即位,還能罷黜兩千多,僧道官一千多,其實還沒有清查完。皇帝為零,繁殖了大量不想當零的人眾。幸虧,成化遇上兩個好內官:懷恩和邴吉。要冒出個劉瑾,則成化朝就是正德朝了。
弘治十七歲(1487年)即位,在宮中見一小篋,裡面都是論房中術的疏文,寫“臣安進上”。他讓懷恩拿去問萬安,“這是大臣該做的事情麼!”萬安叩頭謝罪。懷恩即摘去他的牙牌,說“你可以走了。”弘治換上他在東宮時的師保和有聲望的舊臣,又採納言官的劾議,下詔罷黜成化朝的佞幸,真起到了爭取人心的作用。但很快,他就學他老子,不上朝不召見大臣議政。奏章批發均由內官,或稽留數月,或並不施行。他跟他老子一樣崇通道術。1497年3月,迫於閣臣之議,在文華殿召見徐溥,劉健,李東陽,謝遷四閣臣,授以諸司的題議,說與先生們商量。徐溥等擬旨,呈弘治改定,各賜茶一杯而退。這是他老子26年前接見大臣後的又一次,以至滿朝稱為盛事。
主權虛位,中介便還得發達起來。傳旨的太監的品質便至關重要了。弘治依靠的是李廣,李以道家符和燒煉丹藥取悅弘治,接受賄賂,引薦官員,李畏罪自殺後,從他家查出向他行賄的名冊,列有文武大臣多名,各送黃米,白米百千石不等。弘治不解,問:李廣能吃多少,怎麼接受這麼多?他還不知道黃米是指黃金,白米是指白銀。知道實情後,依然命閣臣撰文賜祭。你說弘治多麼〃厚道〃罷。
他的寬厚性格還引發了大量批評性的忠告。在明朝所有的皇帝中再也沒有像他這樣的能夠耐心聽取嚴厲批評的了。《孝宗實錄》顯示,所有有抱負的官員,或出於真心或僅僅是為了出風頭,都沒完沒了地要求他溫習儒家經典和倫理道德,給他灌輸他們認為最有效的政策觀念,幾乎是糾纏不休。熟悉中國歷史的文官知道這是風險最小的鳴放時期,誰也不肯放過機會。王陽明歸山又復出,也有留戀這難得的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