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諞皇腫柿稀�
劉少奇瞭解到,晉綏邊區雖然有些地方農民已分得若干土地,有些地主被鬥爭,有些地方也正在進行工作,但群眾運動非常零碎,沒有系統。晉綏六地委又向他報告說:全地區5個縣共1500多個村,群眾已發動者900多個村,農民已分得土地者200多個村。但這200多個村是分散在5個縣,不成一片。因此,他們至今沒有一個縣甚至沒有一個區是已經像樣地解決了土地問題。地委也曾用強有力的工作團以一兩個月的時間去解決一個村子的土地問題,但不能用這個村子作為出發點,去推動附近村莊的運動,把附近村子的問題解決,並改造區政府、縣政府及區縣其他機構,以便依靠這個區縣政府,由上而下的有步驟的發動全區全縣的群眾,解決全區全縣的土地問題,並保障這個村子的群眾的勝利。他們只作好一個村子,附近村子及縣區機構都不動,這個村子即如海中孤島,十分孤立。工作團一走,群眾的勝利即無保障,工作又可能塌臺。
針對在晉綏瞭解到的這種情況,劉少奇於4月22日給晉綏領導人寫了一封信,認為“沒有一個有系統的普遍的徹底的群眾運動,是不能普遍徹底解決土地問題的”。並強調:“目前你們的任務,就是要有計劃地去組織這樣一個群眾運動並正確的把這個運動領導到底。”
劉少奇在信中認為,為了有很好的開始,不能不依靠強有力的工作團,但僅僅依靠工作團,決不能普遍解決土地問題,因為有幾萬個村子,決不能組織這麼多工作團去一一解決。所以土地問題的普遍解決,必需而且主要的是依靠群眾的自發運動。在個別村子的典型運動開始後,周圍村子的群眾就自動照樣開始,使運動成為潮流,成為風暴,才能解決問題。他說:“我們不應害怕這樣的自發運動,我們正需要這樣的自發運動,應加以鼓勵促成,並儘可能給以組織性和紀律性……我們任何干部,包括各級的負責人在內,均必須受群眾的、切實的、毫不敷衍的考察和鑑定。群眾有完全的權利和自由批評與撤換我們任何干部,在各種會議上令他們報告工作及答覆群眾所提出的質問。指出他們的缺點,揭發他們的錯誤,選舉或不選舉他們到領導機關。群眾的這種權利,我們必須切實保障,使其不受侵犯。”
毛澤東對劉少奇的這封信給予充分肯定。7月25日,他在批語中寫道:“少奇同志這封信寫得很好,很必要。少奇同志在這封信裡所指出的問題,不僅是在一個解放區存在著,而是在一切解放區在不同的程度上存在著;他所指出的原則,則是在一切解放區都適用的。因此,應將這封信發到一切地方去。”這封信後來連同毛澤東的批示一起發往各解放區,成為解決土地問題的指導性檔案之一。
籌備全國土地會議
1947年4月26日,劉少奇、朱德等中央工委機關來到晉察冀中央局和軍區司令部所在地的河北省阜平縣。5月3日,到達平山縣。經*中央批准,中央工委留駐平山縣。在這裡,劉少奇除領導工委的正常工作之外,還投入了大量精力調查、思考進一步的土地改革問題。同時,他也抓緊時間,著手召開全國土地會議的準備工作。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四章 開國前中共的土改歷程(25)
5月24日,劉少奇在致晉冀魯豫中央局並報*中央的電文中指出:為準備召開全國土地會議,望注意研究幾個問題:(一)在打倒地主階級的運動中,各階層農民的真實要求。(二)檢查“五四指示”各項原則的正確性,並研討如何制定一個更完美的土地指示。(三)在運動中的“左”傾錯誤與右傾錯誤。(四)建立與保持鄉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反封建統一戰線的經驗如何。(五)土地改革中農會及貧農小組的作用如何。(六)土地及其他鬥爭果實如何規定。(七)在改革完成後轉入生產運動的經驗。(八)在農民對地主勝利業已鞏固的地區,是否需對地主採取某種拉的政策,以便緩和鄉村中的緊張情況。(九)在改革中對黨政各級機構的檢查結果如何,以及如何改造黨政各級機構。這些也是即將召開的全國土地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
5月31日,中央工委致電各解放區:全國土地會議定於7月7日在晉察冀的平山縣召開,各區除區黨委須派一負責代表到會外,各地委亦可派出席代表一人。
7月初,除陝甘寧和晉綏兩解放區的代表尚需幾天才能到達外,其他各地的代表均已到達平山。中央工委決定全國土地會議立即召開。由於時間倉促,加上戰爭的影響,這次會議來不及在會前準備工作報告,中央工委僅在會前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