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幽篁獨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晚宴是採取分餐制的,雖然是中餐,還是按照前菜、主菜這樣的順序來,這樣每個人在每道菜裡吃的份量都一樣,相對來說比一起吃要多一些,所以也就沒追求一共要十二道菜甚至二十道菜。

中餐裡本來就是分冷盤、熱菜,不過中餐習慣先上四至八個冷盤或拼盤,然後上熱菜和大菜。

熱菜採用炒、炸、餾、爆、燴等烹調方法制成,菜餚的口味、色澤、形狀各具特色。選料以鮮嫩原料為主,特別是爽脆、滑嫩、清鮮,主要用以佐酒。大菜則由整隻、整塊、整條的雞、鴨、魚肉或較名貴的原料烹製,一般採用燒、烤、蒸、燉、燜、爆、扒等烹調方法制成。菜餚以酥脆、鮮嫩、酥爛、味厚為主要特點。一般講究先涼後熱,先炒後燒,鹹鮮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濃味重的後上。

而西餐的順序有很大不同,除了前菜可以是冷盤外,也可以是熱菜;上完開胃菜緊接著就上湯,然後是副菜。副菜可以是麵包也可以是雞蛋之類的東西,不過副菜可有可無,不是大宴一般都會跳過這一樣,直接點主菜。最後是沙拉和甜品,或者也可以上冰淇淋或咖啡。

彥臨雖然採取了分餐制,卻是按中餐的上菜順序。先是一個由八小個菜組成的冷盤拼盤,裡面有蘿蔔、筍尖、黃瓜、藕片四個素菜和牛肉、雞肉、小魚、大蝦四個葷菜。

它們並不是簡簡單單擺在盤子裡的,端上來時每人一個魚形盤,各種食物組成了一副小橋流水圖。白晶蘿蔔絲鋪成的流水,筍尖組成的竹筏,滷牛肉搭建的拱橋,炸小魚兒和炸蝦則在水流中忽隱忽現。竹筏上用雞肉做成的船伕穿著極薄的滷牛肉片做的衣服,,藕片則做成了船伕頭頂的斗笠。正撐著筍尖竹篙。黃瓜雕成河邊的垂柳,尖尖的柳葉是拿綠蔬菜葉的汁和麵揉出來的。有幾片被隨意地撒在河面上,給整盤冷盤增加了一種動態的美。

加上兩位主人,餐桌上一共12位,每個人面前的盤子都是這樣一副圖畫,生動而精緻,連船伕的衣服和表情也栩栩如生。西餐雖然精緻,但哪怕是五星級大餐,擺的再漂亮。他們也沒見過這種圖畫一般的擺盤,既有畫面感,也有刀工。

“上帝,這也太漂亮了,讓我怎麼忍心吃?”

“這完全是一副畫,廚師一定是位畫家吧?”

“太美了……”

李寒暗挫挫地一邊表示中餐如果做大餐的話經常會有各種比這還繁雜的圖案出現,一邊拿出手機拍照發k。不是他沒禮貌,而是桌上好幾個,包括威廉王子夫婦也都拿出手機開始進行這項偉大的“飯前活動”了。

現在飯前拍一發已經成為許多人的癖好,李寒本來沒這習慣的。實在架不住這菜漂亮,前些天彥臨可沒費這事兒,李寒自己就更沒這能耐了。

雖然不捨得破壞這精美的畫面。可他們也非常想嚐嚐這漂亮的冷盤吃起來味道怎麼樣。能看出副畫的材料的只有李寒這個篁國人而已,其他人都是吃到才一臉驚喜:“這柳樹竟然是用黃瓜雕的,好脆。”

“河水是蘿蔔絲,這麼白怎麼是酸辣味的?好開胃的感覺。”

“船伕竟然是雞肉的,好香。”

“拱橋是用滷牛肉搭的,看,它好薄。”說話的這位小心翼翼地用叉子叉起一片牛肉,薄如蟬翼的滷肉香辣可口,入口既化。

開始還捨不得破壞的畫面很快就被食客們一掃而空。意猶未盡地等待上第二道菜。撤盤這個工作是女主人的,莉迪亞利落地撤掉了空盤。幫著彥臨上了第二道菜。

第二道菜是螃蟹,圓形的盤子裡。一隻三兩重的大閘蟹趴在一汪清泉旁邊對影自憐,這是一隻母蟹。佐餐的是被溫到六、七十度的自釀黃酒,正解螃蟹的寒涼。

英國人是不吃大閘蟹的,事實上整個歐洲的人,雖然吃海蟹,卻只吃它們又長又大的腿,身體部分都是磨碎了當動物飼料用。看著這完整的大螃蟹,聞著誘人的香味,卻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李寒雖然知道選單,卻不知道彥臨會用什麼做法。他以為會是用蟹肉、蟹黃做成菜再端上來呢。見狀只好笑了一下,伸出爪子準備做個拆蟹示範……不過彥臨是從哪弄來的這麼好的大閘蟹?現在才八月底呢,就算到9月也不至於有這麼大個呀,那至少得十月才有。

手指剛觸及蟹蓋,李寒就發現了問題。他做出一個驚喜的表情,揭開蟹蓋放到旁邊,又摸出手機拍了一張,抬頭笑著向客人們解釋道:“這螃蟹是拆開後又拼回去的,肉不需要我們自己動手剝了,直接拿叉子叉著吃就行了。”說著叉了一塊雪白的蟹肉在旁邊的清水裡醮了醮,“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獸血狂飆

獸血狂飆

拉丁海十三郎
關於獸血狂飆: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