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頁)
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決定權;張佩綸在21日聞知談判破裂後立即請求速派南北洋新式兵船4—5艘於4日內抵達馬尾才能阻止法國開戰,而如此緊要的軍情,軍機處竟然在23日才向南北洋轉寄求援電報。如此的昏聵,如此的遲疑,不敗,可能麼?
而此後更為可恥的是次年2月南洋艦隊與法國分艦隊的交戰。5艘新式戰艦對6艘敵艦,噸位幾乎相當,火力上略略超過的南洋艦隊在遭遇法國艦隊後竟然立即轉舵而逃,其“馭遠”、“澄慶”速度較慢,被圍困於石鋪灣後,未發一炮即放水自沉,其怯戰之心著實令人無法容忍。結果導致法國艦隊攻佔澎湖,切斷了臺灣與大陸之間的聯絡。而清軍雖然在3月24日取得鎮南關大捷,導致法國茹弗裡內閣倒臺,也無法利用這一戰果獲得更多外交成果。
4月4日,雙方停戰,6月9日,《中法天津條約》簽訂,中法戰爭正式宣告結束。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日本狂熱(1)
在日本,鑑於明治維新後軍事實力較中國遠為薄弱,因此,在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仿效普魯士推進政治改革的同時,西鄉隆盛、山縣有朋等人也以普魯士為藍本推進了新式軍制改革。1878年12月5日,日本製定了參謀本部條例,將原陸軍省內的參謀局獨立設定為參謀本部,直屬於天皇,負責用兵作戰的軍令。1879年。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派桂太郎、小川又次等數十名將校,以使館武官和留學生名義來華調查華北一帶的形勢和中國兵備、地理情況。桂太郎因而提出《對清作戰策》,並編纂《###地誌》、《鄰邦兵備略》等書。1880年11月,山縣有朋又根據上述報告書向日本天皇提出《鄰邦兵備略表》,明確表示:“鄰邦兵備之強一者可喜一者可懼,以之為亞細亞東方之強援固足以為喜,若與之開釁則亦不得不戒慎恐懼……鄰邦兵備愈堅,則本邦之兵備亦不可疏忽。”伊藤博文在其致藏相松方正義的函中,也指出日本所處國際環境危機四伏時稱:“軍備之事,目前鄰邦(中國)之舉止已不可坐視者固不待言,而且察歐洲當今之形勢,其屬地政略再起之情況,英法彼此相互競爭,如英國目前之處置埃及,法國之掠奪安南,幾如狼奔豕突,無所不至。以今之勢察時觀變,其將發生何種事情,實難預料。”其目標直指中國。
1882年“壬午兵變”發生後,山縣有朋提出了以對華戰爭為目標的軍備擴充計劃。其中陸軍擬自1885年起增加兩倍,海軍則自1883起實施8年建艦計劃,預計將建造各型艦艇42艘,至於擴軍所需經費,則建議增加菸草稅。此項建議於8月15日由內閣會議透過,11月24日天皇召集地方長官進宮垂詢增稅擴軍計劃。12月,政府再邀集地方長官來京開會,右大臣巖倉具視以下閣臣均親臨敦促鼓勵贊助增稅問題。至1893年10月,山縣有朋就任樞密院議長時,進一步提出《軍備意見書》,強調英、法、俄對亞洲大陸的侵略危機,日本在戰略、戰術上宜有適當處置。認為“東洋之禍機,可以想象在今後不出10年內爆發,而預先為之準備豈非國家百年之大計?——今後###年間整備充分的兵力,即使一朝有事,不僅可以不受其害,而且若有可乘之機,進而亦可有收其利之準備。”至於軍備之擴充,山縣有朋以為海軍之強化為當務之急。日本當時之海軍,“艦數與兵員防衛各要港尚且不足,況處東洋危機之中而欲制衡天下。”因此為未來戰略戰術之考慮,力倡海軍擴張論,並獲得日本天皇詔敕支援,其詔雲:“至於國家軍防之事,苟一日之緩,或遺百年之悔。朕茲省內廷經費,6年之間,每歲授給30萬元。又命文武官員,除特殊情況者外,於相同時間內,約其奉給十分之一,以補充制艦費之用。”至第一屆帝國議會召開時,軍費所佔比率已高達,此後明治政府更利用國內甚囂塵上的對外侵略論而控制國會,透過軍備擴張政策,所以軍費大抵皆維持相當高比率。到1894年軍費激增至萬元,擁有22萬人的新式陸軍。海軍擁有軍艦31艘,魚雷艇74艘,總噸位超過7萬噸。
日本陸軍的擴充更早於海軍。1870年日本政府制定的《徵兵條例》規定:人民不分階級,男子身高5尺以上,年齡在20…30歲之間,均有服兵役的義務。1875年,日本仿效法國建立日本軍官學校,培訓大批接受近代化教育的軍官,並在1872年依據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制定的《軍人守則》中列舉軍人的7大職責為:效忠、絕對服從、勇敢、善用體力、儉樸、榮譽及尊敬尊長,要求軍人以死效忠於天皇。
1885年,北洋海軍“定遠”、“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