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頁)
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1日,李鴻章從英國路透社的報道中得知“中國在英國訂購魚雷快船,英不準出口雲”。形勢頓時緊張起來。李鴻章馬上讓龔照瑗聯絡英國外交部是否有武器出口禁令,但英國外交部卻沒有給龔照瑗肯定的答覆。23日,龔照瑗電告李鴻章說“飛霆”艦出口頗難,準備另想辦法。24日又電稱,英國只是例行檢查,報館的訊息只是胡亂揣度而已。
9月1日,好訊息傳來,龔照瑗與負責包送的格雷士已經談妥用“借旗”的方式運送“飛霆”,並僱傭了54名前海軍人員駕駛回國,須行駛50天左右,所有費用32000鎊。如果朝廷同意,明天即可與英商麥高倫簽訂合同,20天內就可開行。9月2日朝廷即同意簽字畫押。李鴻章自然大喜過望,於9月4日電告丁汝昌做好接艦驗收準備,還打算“或於所僱英人中留管駕、大二副、管輪數人”。然而到9月15日,形勢突變,龔照瑗來電:“阿輪立據,稍有未妥處,未定行期。”19日又電稱:“英國已嚴查兵輪出口,必根究送船出保人與借旗國家。”11月6日,龔照瑗電稱包送人格雷士已經毀約而去,如果只是借旗而沒有出保人,則沒有把握順利開行。至此,“飛霆”艦在英國已是寸步難行。當“飛霆”艦最後緩緩駛出泰恩河踏上回國之路時,已經是1895年6月了。
清廷爭購智利軍艦最初始於對“白朗古·恩喀喇達”號(又作“布蘭可”號)的爭奪。7月18日,赫德就聽說在阿姆斯特朗廠有一艘和日本“吉野”號式樣相同的巡洋艦待售,他急忙令金登幹去打聽此事。金登幹先找到了倫道爾爵士,倫道爾給他的報價是34萬英鎊,另加28000鎊保險、運輸等費用。他又找到了阿姆斯特朗廠的安德魯·諾布林爵士(又作腦布勒),證實了該艦確與吉野是同一式樣,但更為新式,較大,速度、火力亦較高。同時,李鴻章委託代購軍艦的怡和洋行老闆克錫也盯上了“白朗古”號。8月11日,他向李鴻章報告,智利擬出售“白朗古·恩喀喇達”號,該艦“鋼甲厚六分,穹甲寸六分,大小快炮三十餘尊,魚雷筒五架,速率廿二邁半”。李鴻章次日即電龔照瑗,讓他代購該艦。
txt小說上傳分享
騰騰殺氣下的生死大采購(3)
8月2日,克錫密電李鴻章稱智利有3只在英國船廠訂購的新式快船,願照原價出售。日本此前也動過這3艦的腦筋,但後來購買未果。8月7日,龔照瑗來電說智利只肯賣一艘快船,已還價至52500鎊。8月12日,克錫來電說“白朗古”號智利已出價到40萬鎊,智利不賣,而龔照瑗加價到42萬鎊,智利還是不鬆口。至於其他3艘快船,“船小价大,鐵甲船舊,行不快。”不值得購買。克錫又探聽到智利有2艘1887年英國造快船,“長二百卅尺,行廿一邁,十四磅快炮三,三磅快炮四、機器炮二,雷筒四。”每艘75000鎊。8月13日,李鴻章回電,覺得後兩艘快船“似尚可用”,電囑龔照瑗準備購買。
8月14日,清廷下旨,讓龔照瑗訂購“白朗古”號等3艘智利快船。然而,次日李鴻章便後悔了,他認為那兩艘1887年造的快船“既遠且舊”,當時允諾購買只是看中它價格便宜。8月18日,李鴻章透過克錫之弟之口得知,克錫又覓得2艘智利大快船,除前面提到的“白朗古”號,還有1艘1893年訂購的“卜拉德”號,於是又讓龔照瑗去洽購。8月19日,龔照瑗來電稱前面李鴻章意欲放棄的2艘智輪“甚精,乃智立功之輪,雷炮軍裝全”。如果從智利直接開到旅順,只要16天就可到達。克錫20日左右就能訂立合同。龔認為此“事機勿失勿疑”,希望能買下這2艦。李鴻章接到電報後,左右權衡後採納了龔照瑗的主張,並讓小克錫(即克錫之弟)電告其兄,2艘大快船的訂購暫時擱下。但總理衙門卻不同意李鴻章的意見,他們讓龔照瑗仍設法商購智利大快船,如果價格合適,連同前面的小快船一併買下。
8月20日,克錫透過其弟告訴李鴻章,2艘大快船要四五十萬鎊才能買到。因為價格昂貴,所以讓李鴻章非常為難,但還是覺得“此船實所必須”。22日,龔照瑗電告李鴻章,原定20日簽訂2艘小快船的購買合同,但智利方面一直沒有迴音,克錫也不見蹤影。他覺得“現辦此事,一日數變,頗為難”。同日夜裡,他又來電稱“智新大快輪(即“白朗古”號),在歐洲為極精之奇貨,恐難成議”。此外,智利還有1艘快輪可以出售(即額士默拉達·柯黑拉尼)。至於已經訂購的2艘智利快輪,智利方面已經答應與克錫晚上商定一切,並請馬格里伊為合同出保。智利方面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