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頁)
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雲遮霧罩,或者怪誕乖張。
txt小說上傳分享
李成梁,唉,李成梁(4)
這種情形反證了大清朝官方史料中所不願意承認的一個事實,那就是努爾哈赤所在的愛新覺羅系建州女真,曾經受到過大明帝國長時間的優待和漢族人士的長期幫助。這些歷史事實,常常受到大清國權貴們的刻意歪曲與打壓。好在漫長的歲月裡,累積起來的資料已經夠多了,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再加上不需要很多的一點兒常識,似乎就能夠還原出當時的大體面貌。
努爾哈赤是大明遼東建州左衛指揮世家的子孫。“衛”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軍事制度,在理論上講,一個衛應該有軍人五千六百名,大約相當於今天一個旅的編制。隨著歲月的流逝,情況不斷髮生變化,人員也不停地逃亡流散,到努爾哈赤的時代,衛所制度殘破不堪,早已不復當年的光景。努爾哈赤家族屬於邊疆部族。他的可以明確向前追溯的六代祖先,都是接受過大明朝廷封賞的地方土酋。永樂初年,他的六世祖帶領斡木河——即今日圖們江下游的女真部落歸服朝廷,被永樂皇帝封為建州衛指揮使,帶有政治上籠絡撫慰的性質,可能並非真的具有一個衛的軍戶編制。努爾哈赤的六世祖還曾經跟隨這位皇帝,一起遠征過漠北,即今日之外蒙古地區。
公元1442年,即大明正統七年,設定了建州三衛——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努爾哈赤的幾代祖先便世襲成為建州左衛指揮使。到他的祖父時代,整個家族遷居到了赫圖阿拉,隸屬今天遼寧省新賓縣。當時,他祖父兄弟六人,號稱“寧古塔貝勒”。寧古塔是滿語“六”的意思,貝勒則是滿語“大人”、“老爺”之意。貝勒這個詞彙,後來成為滿清王朝的一個皇室貴族爵位。
當時,這“六位老爺大人”分住六城,近者五里,遠者二十里;他們居住在泥草房裡,四周圍著木柵欄,比那些身份低賤人家所居住的地窩子,已經豪華了許多。其情形大約和我們今天在東北比較偏僻的農村所能夠看到的那些村落差相彷彿。與今天不同的地方在於,由於相互間的攻伐械鬥頻繁,這些村落便時常坐落在形勢險要之處,並圍著土城土寨,以資保衛。這種情形表明,這建州左衛指揮使世家雖然名頭不小,其實際的勢力範圍,不會比我們今天看到的那些北方鄉鎮大很多。
然而,事情的不可思議處恰恰就在於此。
事實上,當時,不論是建州左衛指揮使的頭銜,還是建州都督同知甚至都督的頭銜,雖然級別不低,聽起來也嚇人,實際上離開了他們那小小土城之外,其權力便有限得可憐。除了每年來自朝廷不多的財政補貼,他們最大的實惠就是朝廷發下來的敕書。這些敕書的作用大約類似於後來的委任狀、特別通行證、特別身份證、特別護照之類,還兼有貿易特許證或今天的進出口許可證的綜合功能。只有在這些敕書——許可證規定的範圍內,努爾哈赤們才能夠把大東北出產的人參、貂皮、東珠等等寶貝,換成他們極其需要的各種生產與生活資料。他們也才能憑藉獲得敕書的這種特權,控制住自己的部族人眾。大明帝國對於邊疆包括東北地區成百上千女真和其他少數民族的城主、部落頭人、土著酋長的控制,憑藉的就是敕書——政治、經濟羈縻再加上軍事威懾這兩條腿。
努爾哈赤即建州愛新覺羅家族就是這幾十上百個部落酋長中的一個。從當時遼東——東北的情形判斷,他們實在沒有理由比其他土豪酋長更應該被高看一眼。這種情形在敕書分配中也可以看出:當時,中央政府發給東北地區女真部族的敕書可能一共有一千五百道,建州三衛合計可以分到五百道,而努爾哈赤父、祖總共才可以拿到三十道。
問題在於,有證據顯示,遷居到赫圖阿拉,即今天遼寧省新賓縣境內的努爾哈赤父、祖,與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梁,結下了可能是十分友善的關係。明清史權威人士孟森先生曾經斷言:努爾哈赤“與李成梁結托極深”(孟森《明清史講義》)。這就使事情變得完全不同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李成梁,唉,李成梁(5)
努爾哈赤進入遼東總兵府的時間,肯定比大清朝官方史料中所願意承認的時間要早得多,他在那裡逗留的時間也要長得多,很有可能在他十九歲分家出來獨立生活後不久就開始了。在一些史籍中,分別有努爾哈赤曾經做過李成梁的書童、侍衛、侍衛長,甚至被李成梁收養為義子的說法。這些記載,顯然不應該被看作是空穴來風。
在眾多記載中,都曾經談到過努爾哈赤逃出總兵府,投奔葉赫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