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頁)
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修建了一座大牌坊,上刻“鎮守遼東總兵官太保兼太子太保寧遠伯”,給予了李成梁將軍極為崇高的榮譽。在朝鮮保留的史料中,我們可以讀到這樣的記載:“遼廣之人,但知有李大爺而不知有他人。”(《李朝實錄》,宣祖四十一年七月丙戌。)對於李成梁以邊帥之身所創下的軍功之盛,《明史》作者評論說,是大明帝國“二百年來未有也”。(《明史》列傳第一百二十六,李成梁。)就是說,作為帝國邊防軍高階將領,李成梁獨領風騷二百年。
李成梁,唉,李成梁(3)
公元1582年即大明萬曆十年,是大明帝國晚期歷史上意義特別重大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時年五十八歲、憑藉一己之力和十年堅持,幾乎實現了大明帝國輝煌中興的張居正,重病後死了。
此後數年間,帝國政治地覆天翻,張居正時代所制定的政策、法規、制度被一一廢止,帝國政界在動盪不安中變得晦暗不堪。受到張居正支援重用的戚繼光被迅速邊緣化,在鬱鬱寡歡中死去。五年前以戰功受封寧遠伯爵位,進入帝國貴族行列的李成梁,如今五十六歲,達到了人生事業的巔峰。他同樣受到過張居正的支援和倚重,然而,可能由於下面的三個原因:其一,遠離京師,與張居正沒有過多的私人交往;其二,赫赫戰功給萬曆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三,動盪不安的遼東局勢離不開這位驍將。從而,李成梁避免了池魚之災。
第二年,公元1583年即大明萬曆十一年,清算張居正的工作拉開序幕。隨後,張居正家產被查抄沒收,十餘口人餓死在被貼上封條無人敢於啟動的家中,張居正那些或真或假的罪行被公告天下。
時年五十七歲的李成梁,耳聞目睹了張居正的生前身後——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輝煌到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全部過程;也耳聞目睹了另外一位真正的英雄——戚繼光,從威震天下、威名赫赫到默默無聞地死去的全過程。
我們無法知道李成梁對此的感受如何,無從知道他是否物傷其類,是否胸懷不平?但肯定有證據表明,從此以後,李成梁漸漸開始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是從一件不大的謊報軍情與戰功開始的,隨後,逐漸加速度,並擴大為幾乎是全方位的墮落。此時,如果張居正回到人間,可能會完全無法理解,自己曾經深切信任與支援過的老部下,如今怎麼竟變成這副完全不同的模樣?
彷彿冥冥之中真有天意。差不多與此同時,在遠離帝國首都的白山黑水之間,發生了努爾哈赤的祖父與父親,在亂軍混戰中被李成梁部下誤殺的惡性事件。
相隔千里之遙的兩件事情,顯得同樣特殊地乖戾不祥。它們的影響是如此深遠,以至於在某種意義上,我們甚至可以將這兩件事情看作是大明朝死去和大清朝新生的起點。從此以後,談論大明帝國時,似乎只要說“這個政權正在死”,就可以了。而大清朝則在此時現出了自己極為微弱的一絲絲曙色。
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將會不停地看到,整個帝國呈現出來的,幾乎全部是病態的景象。面對著生氣勃勃的努爾哈赤,大明朝所發生的一切,可以典型地告訴我們這種病態已經是如何的無可救藥。
這一年,努爾哈赤二十五歲。不久,開始了他血親復仇的故事。這個故事,後來被稱頌為“以十三副遺甲起兵”。
事實上,這個時候的努爾哈赤還太年輕,太無足輕重。如果不是因為他的父、祖被官軍誤殺,如果被誤殺的不是朝廷認可的建州酋長的話,大約沒有什麼人會把這個滿腹悲傷、委屈和憤恨的小夥子放在心上。
因此,關於他在此期間的記載,大體上都不是當時的實錄。這些後來流傳下來的東西,充滿了種族的、國家的、英雄的、賊寇的、忠誠的、叛逆的、牛皮烘烘的、低三下四的激情。有些,像“臥薪嚐膽”的故事一樣,帶點兒悲傷而陰冷的人生智慧;有的又像“水晶鞋”那樣,滿是激動人心的純情浪漫和天真可愛……
誠如我們所知,清代官方與民間史籍的不可靠程度,大約可以排在我國曆朝歷代包括堂皇二十五史之首了。原因來自於到那時為止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酷、持續時間最久的文字獄。這種註定要留下惡名並受到歷史永久詛咒的文字獄,在順治皇帝進入山海關以後,便初露端倪,在康熙皇帝時期鋒芒小試,在雍正皇帝手中頭角猙獰,在那位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時代登峰造極。因此,“隱惡揚善”便成為這一時期以及後來我國主流知識分子和史學家們的主要工作任務與工作方式。因此,這些記載中的許多部分都經過了刻意的扭曲與修飾,從而時常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