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2/4頁)
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夜捫心自問,想必閣下心中也會覺得不安吧?
皇帝顯然覺得自己的國防部長說得很有道理,於是,改變了對步步為營戰術的贊同,密令洪承疇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進兵。洪承疇沒有辦法了,他沒有能夠堅持住,他不敢冒違旨抗上的大風險,他只能奉命而行。(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補遺》,卷五;《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五,陳新甲。)大明帝國決策層缺少統攬全域性之頭腦、眼光,缺少持之以恆的政略、戰略原則,給這個國家造成的傷害,遠遠超過了任何奸臣的奸計和內外敵人的打擊。或者,反過來說也同樣可以成立,正是因為決策層素質的缺失,方才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內憂外患的局面。
當年,遼東戰事初起時,指揮薩爾滸大戰的大明前敵統帥,就是由於皇帝限期破敵的嚴厲指令,從而無法顧及天氣、地形等諸多因素,匆匆擬定戰法,匆匆出兵而導致全軍覆滅;皇太極第一次兵臨北京時,素有名將之稱的蒙古族大將滿桂,身受重傷,也是在皇帝一再催逼下,灑淚出戰而戰死沙場;蹲了三年大牢的孫傳庭,出獄後,兵馬沒有訓練好、糧草器械沒有準備足,便在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下匆匆上陣,結果,稀裡糊塗地死在了被他多次打敗過的李自成手下。如今,輪到洪承疇在這同一塊石頭上絆跤了。
在清軍方面,情形卻變得全然不同。此次,皇太極帶領前來赴援的部隊,實際上只有三千人。十九日,皇太極到達前線後,登山觀察情勢,見明軍佈陣嚴整,曾經感嘆著對部下們說:“人言洪承疇善於用兵,真是如此。難怪大家怕他。”隨後,皇太極發現明軍眾多部隊集中在前部,後面的預備隊則稀疏簡陋。於是,皇太極大膽分兵,一路大軍於松山與杏山之間,由山至海,將大路攔腰截斷,致使兩地之間的餉道和資訊完全被阻斷;另派一路部隊襲擊明軍駐在塔山的護糧部隊,致使明軍的糧草基地落入清軍之手。
松錦之戰:洪承疇的悲喜劇(7)
這兩個佈置乾淨利索,雙方形勢立即發生了逆轉,明軍既失去糧道,又於戰守之間首鼠兩端,只能收束部隊,背靠松山城列陣。
皇太極斷定洪承疇大軍從寧遠出發到松山,攜帶的糧草決不會超過五、六日以上,屆時,勢必要向西運動,以圖返回寧遠就糧。於是,皇太極埋伏重兵於松山與寧遠之間的各個要隘,邀截明軍後路,同時,增兵防守剛剛奪到的糧草基地。皇太極自己則率大軍列陣以待。
八月二十一日深夜,明軍果然向寧遠突圍。當時,各軍輪番殿後,嚴陣迭退,秩序井然。誰知,數日戰守失措,使部隊心慌意亂,一路大軍統帥率先奪路狂奔,導致全軍大亂,爭先奔逃。皇太極伏兵四起,到處截殺,明軍全線崩潰。吳三桂等大將僅以身免,逃進了寧遠。洪承疇等不到一萬人被攔截在松山城中,明軍陣亡五萬三千餘人,遺棄之槍炮火器數以萬計,四位大將下落不明。而清軍自稱全部傷亡只有十人。
至此,錦州城中的糧草即將告罄,解圍突圍均已無望。大軍統帥洪承疇則困守松山,陷入清軍重圍。寧遠諸軍失去統帥,充斥了一城的殘兵敗將,完全喪失鬥志。而皇太極則在到達前線之後,僅僅三天,便將戰局徹底扭轉過來。由此,達到了皇太極軍事指揮生涯的輝煌頂端。
隨後,皇太極揮軍將錦州、松山團團圍住,並掘壕塹、築高牆以困之。大明遼東諸軍,危在旦夕矣。
一個月後,九月十三日,皇太極秘密離開了松錦前線,經過又是六個日夜的晝夜兼程,急急返回了盛京瀋陽。據說,從瀋陽傳來訊息,莊妃即後來孝莊皇太后的姐姐、皇太極最寵愛的宸妃病重,如今已是彌留之際。這位宸妃名叫海蘭珠,在皇太極著名的崇德五宮中,居於第二位的東宮關雎宮,於後宮中的地位僅次於她的親姑姑、位居清寧宮的中宮皇后哲哲。她可能是皇太極一生中真正傾心眷愛的一位女子。這位多情天子扭轉了戰局之後,便扔下全軍,悄悄趕回瀋陽探病去了。
從松錦前線到瀋陽的路程,大約為六百華里,皇太極在第六天清晨趕到瀋陽。進城前得到訊息:宸妃已經病逝。據說,為了趕路,皇太極晝夜兼程,六百里跑死了六匹馬。
在這一個月裡,他指揮部下將洪承疇統帥的十三萬明軍大部擊潰,徹底扭轉了被動局面。這應是皇太極敢於放心離去的重要原因。
由此,被圍困得密不透風的松、錦二城稍許透上了一口氣,遂靠從天津海運糧餉至松山以濟久困之師。而偌大的大明帝國風雨飄搖,已經再也沒有力量派兵救援了。
第二年,公元1642年即大明崇禎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