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者不但要知道學習獲得的結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得到這樣結果的過程。其中有很多的曲折,並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的。所以,只有授者與受者能常常接觸,要把彼此間的隔膜完全打破,要破除一切的官樣形式,要彼此都能坦白地說出自己的真正意見,知識才能傳授,彼此才能都得到好處。有時候在無意間從心裡說出來的極簡單的話比在講堂上的長篇大論還要能給學者以啟示;但這樣簡單而富有啟示性的話只有在打破一切形式的束縛的時候才能說得出來。
但在現在的大學裡除了很少數的例外以外,同學與教員間的隔膜能說已經都打破了麼?我們敢坦白地彼此說出想要說的話麼?我只覺得,現在同學與教員間的隔膜愈來愈大,彼此都沒了信任。有些事情,因了年齡的差別,同學與教員的看法不能一樣,這是不能勉強的事情。但也有些事情,看法本來可以一樣;不過中間讓一座牆隔起來,兩方面不但不想把這座牆推倒,反而努力加高它,結果就演變成現在這情形。在這樣的情形下,知識成了石頭一般的死東西。教員怎樣說,學生怎樣記,心裡同意的時候,不能再進一步多得到一點;心裡不同意的時候,也不願意把自己的意見告訴教員,讓教員知道自己不同意的地方究竟是在哪裡。這些不同意抑壓在心裡,愈積愈多,有時候也難免要發洩一下,於是又便宜了民主牆。
我並沒有責備同學的意思,我知道,一位同學是否敢向教員說他心裡想說的話主要關鍵還在教員手裡。我在大學裡唸書的時候,一位現在“發達”了,成為南京二等要人的先生教我們英文。有一次,一位同班問了他一個問題,他大聲做獅子吼:“回去查字典去!”全班在大驚之餘,面面相覷,以後再沒有人問他問題。他的寶座於是大穩,但同學同他之間的牆也隨著高了起來。
我一直到現在還不明白,這位先生是什麼心理。我想他大概覺得同學根本不配問他問題,不配同他討論,所以他就用禪宗大師的辦法斷喝一聲,把這“亂”“戡”了下去,以杜後患。於是天下太平,皆大歡喜,他也得以從容地從教授爬到要人。
我不否認,大體上說起來,教員比同學知道的總多一點,因為他們對一門學問最少也用過很多年的功了。但學問之道無窮,愈是有學問的才愈覺得自己的學問不足,只有瘋狂荒謬的人總會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具備了一切學問。即便研究一個極窄狹的問題,而且已經費了多年的時間,我們也不敢說已經知道了關於這個問題的一切,有時候也難免有疏漏的地方。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有時候反而能看到一位老學者看不到的地方,因為他對這門學問還沒有那樣許多成見,那樣許多“蔽”。說到觀點,我們更不能證明舊的一定就比新的好;換句話說,同學們的觀點也可以給教員們許多參考和反省的機會。
。 想看書來
可怕的隔膜(2)
那麼我們現在究竟應該怎麼做呢?我們非要打破這隔膜不行。要想打破這隔膜當然兩方面都要努力:教員應該把同學看成朋友,同學也應該把教員看成朋友,我們要忘掉自己的年紀;我們不說,一個是在“教”,一個是在“學”。我們說,大家在共同“學”,大家共同努力探尋真理。彼此心裡有什麼話,要立刻當面說出來。說對了,對方可以改;說不對,自己也可以反省一下。這樣的話,教員才可以在自然流露中說出他的給同學很多啟示的心得。同學也可以把他用年輕靈動的眼光看到的東西告訴教員。只有這樣,學習才是一種快樂,年長的和年幼的在一團和諧的空氣裡共同學習。
希臘哲人說:“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我希望現在中國為人“師”的有接受同學的批評和意見的雅量,同學有向教員坦白說話的勇氣。
1948年8月8日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牽就與適應
牽就,也作“遷就”和“適應”,是我們說話和行文時常用的兩個詞兒,含義頗有些類似之處;但是,一仔細琢磨,二者間實有差別,而且是原則性的差別。
根據詞典的解釋,《現代漢語詞典》注“牽就”為“遷就”和“牽強附會”。注“遷就”為“將就別人”,舉的例是“堅持原則,不能遷就。”注“將就”為“勉強適應不很滿意的事物或環境”。舉的例是“衣服稍微小一點,你將就著穿吧!”注“適應”為“適合(客觀條件或需要)”。舉的例子是“適應環境”。“遷就”這個詞兒,古書上也有,《辭源》注為“舍此取彼,委曲求合”。
我說,二者含義有類似之處,《現代漢語詞典》注“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