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頁)
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全部草稿提供過有益評價的有:卡倫·普費爾,洛納德·薩尼,威廉姆·塔曼,托馬斯·韋斯科夫以及洛特雷格出版社兩名匿名讀者。
給我們開展研究和準備寫作提供過其他形式的幫助的人有:卡倫·格拉巴特,戴維·赫奇凱斯,邁瑞裡·瑪敦,羅伯特·洛茨斯坦,葉利扎韋塔·沃茲涅先斯卡婭。
當然,本書所有的不足均由我們負責。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馬薩諸塞州立大學教員研究資助專案、研究生院各位院長、社會與行為科學系的大力資助。
蘇聯體制(1)
第1章
導論
1917年,蘇聯脫胎於一個貧窮的、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它的前身俄羅斯帝國,由於人口眾多、土地廣袤、橫跨歐亞戰略要地,曾在歷史上顯赫一時。但落後的經濟、獨裁的政府,使革命前的俄羅斯根本無法與世界強國——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相抗衡。俄羅斯的西部城市那時已建起大型工廠,這主要是西歐資本輸入的結果。但直到1917年,俄羅斯的經濟仍然遠遠落後於生機勃勃的資本主義大國。
1980年,即俄國革命60多年以後,蘇聯成了兩極世界的一極。它變成了一個擁有億人口的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國家。按照諸如人均壽命、熱量攝入量、識字率等標準,蘇聯已經趕上了發達國家的水平。它給世界上許多國家提供過經濟和軍事援助。它也是許多科學技術領域的“領頭羊”,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在許多更為普通的領域,從稀有金屬、無焊縫鐵軌焊接機,到眼科醫療裝置,它都是世界上領先的。它的藝術家和運動員也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加上它的華沙條約盟友,它在軍事上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堪稱勢均力敵。
蘇聯的無可否認的經濟成就是與它的長期問題相伴隨的,資源被無效地利用,許多蘇聯產品特別是消費品質量低劣。在聲名狼藉的毫無效率的零售分配體系中,顧客在購買日常用品時必須面對長長的隊伍。消費性服務,從理髮到傢俱維修,即使有的話也是糟糕透頂。建築工程似乎永無休期。蘇聯經濟發展的環境代價也在急速上升。
西方評論家往往強調蘇聯的失敗,但它的成就之巨大是誰也否認不了的。第三世界人士則特別關注蘇聯工業化的速度。蘇聯從一個鄉村的、農業的國家一躍而成為城市化的、工業化的國家,其速度之快,歷史上絕無僅有。
蘇聯的這些變化和成就,是在一種與資本主義截然不同的社會經濟體制下取得的。雖然資本主義體制,例如美國、德國和日本的資本主義,在許多細節上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擁有一些共同的根本制度。在這三個國家當中,大多數產品都是由大體上屬於富有的持股者所有的私營企業生產的。市場是經濟行為的主要協調者,利益激勵是最大的推動力。蘇聯體制根本不靠這些制度。在蘇聯,幾乎全部的產品都是國有企業生產的,在莫斯科是透過制定好的國家計劃,而不是分散化的市場力量,把經濟協調起來。推動經濟執行的是完成中央計劃指令,而不是追求利潤。在紐約和東京司空見慣的生意,如果由一個蘇聯公民來做,那在莫斯科就是犯罪。
西方分析家們把這種體制叫做“共產主義”,蘇聯官方則稱它為“社會主義”,而把“共產主義”看作是一個未來的無國家、無階級的社會。歷代的西方社會主義者,由於厭惡蘇聯專制的、壓迫的特徵,因此對它是否稱得上社會主義抱懷疑態度。也許,它的最中性的、最準確的標籤是“國家社會主義”,即既擁有往往與社會主義聯絡在一起的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的經濟制度,又擁有蘇聯體制所典型具有的、經濟和政治權力高度集中的專制政體。
1990—1991年間,在這短短的兩年之內,由列寧及其後繼者所建立起來的強大體制,就這麼崩潰了。70多年統治地位無人撼動的龐大的蘇聯共產黨,很快就被解散。它所推行的國家社會主義體制轟然坍塌,在其廢墟上資本主義乘虛而入。甚至蘇聯的民族國家也解體了,取而代之的是15個新的國家,它們中有些也很快陷入了邊界衝突和內部暴亂。蘇聯已頹然倒下,它的經濟崩潰了,它的人民突然貧窮了,它的文化凋零了,它的運動員和科學家移民了,它的強權地位已煙消雲散。
稱這一過程令人驚訝一點都不過分。歷史上有過多次大國衰落的事件——但從來沒有一次發生得這樣快、這樣出人意料。像蘇聯這樣一個經濟上和軍事上都十分強大的實體突然坍塌,而且根本就沒有什麼外部入侵和內部暴亂,在現代歷史上實在少見。
這就引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