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奏曰:“�臣不用許多將士,只要三千御林兵馬,我師徒一百二十八人。”
熙主大喜,當殿賜(送)御酒三杯,早勝回朝;加封厚〈役〉爵,享受榮華。
“修志局本”:
以後皇上出下榜文,不論軍民人等,僧家女將,山林豪傑,有能者到來扯榜,征服西魯,即封萬戶侯,賞黃金萬兩。粘有日久,無人敢扯。後來少林寺眾僧聞知前來扯榜。軍士看見,帶至玉田縣知縣,至京都朝見皇上,龍顏大悅,帝開金口,問眾僧人要多少人馬。
僧奏曰:“不用一兵一卒,即要杜龍解糧,蘇洪為先鋒兩事足矣。”
此二人是起創少林施主,故將此恩報恩。
帝即問:“眾大師何日祭旗興師?”
僧奏曰:“即日。”
帝即取酒賜僧人三杯,歡聲而去。
“姚大羔本”中講到這個情節時,只是說少林寺內“有總兵官掛起先鋒,受了帥印”,極不合理。和尚廟內,怎麼出了“總兵官”?而在“田林本”中為了把這個情節合理化,便增加了“彭元鳳”這個人物。他是個“好漢”,在少林寺內教習武藝,“十八般韜略,件件精通”(“田林本”原話)。雖然文字不太通順,但是情節較為合理。
“修志局本”又增加了“杜龍”和“蘇洪”二人。而且,此本完全從遊民的角度解釋了任用這兩個人的意義。“此二人是起創少林施主,故將此恩報恩”。出兵打仗原是要冒鋒鏑捨生死之事,不是什麼肥職美缺,何況照“西魯神話”所說,“西魯番”特別厲害,滿朝文武都感到無可奈何呢,出征肯定是件危險的事!可是在處於社會底層的遊民看來,只要是個官,總有油水可撈,因此派他們二人為“解糧”、“先鋒”也是“將此恩報恩”。
這兩個本子的“西魯神話”無論是敘事還是對話,完全是小說的口吻,這樣的文字在明清小說中俯拾皆是。對於朝廷、軍隊的組織結構,平民百姓知道得很少,一般通俗小說中經常提到的也就是皇帝、萬戶侯、太監、御林軍、元帥、將軍、先鋒、糧官、軍師等等。“修志局本”除了再度肯定萬雲龍為“大哥”(也就是主帥)和五虎將之外,又增加了軍師陳近南、先鋒蘇洪、解糧杜龍(“蕭本”作鄭君達)。“軍師”這個官職在晉朝之前有,至晉因避司馬師之諱,改稱“軍司”。其職責為“所以節量諸宜,亦監軍之職也”。至於運籌帷幄,調兵遣將,負有輔佐君王或頭領責任的“軍師”,只有在通俗小說中才這樣寫。如《三國志演義》中的諸葛亮,《水滸傳》中的吳用,“說唐”中的徐茂公等。歷史上的諸葛亮只做過“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胡三省稱這些稱號皆為“古將軍號”,並非是一種官職。而“西魯神話”中的陳近南做軍師則成為一種官職,這種理解是從通俗小說中來的。至於“先鋒”、“解糧”更非古代軍中的官職,它只是用兵時的差遣,到了小說中它便成了官,“西魯神話”也這樣寫,這顯然是受到小說或戲曲的影響。
秘密會社天地會內幕(6)
叛徒、忘恩負義之輩也是通俗小說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並用他們來襯托正面人物的光明磊落。“說唐”系列中的《反唐演義傳》刻畫了一個名叫薛義的人。他在倒黴之時,妻子被奸臣霸佔,自己被囚在府獄之中;薛剛見義勇為,冒死相救,並把自己應承襲的泗水關的總兵也讓給他。後來,薛剛落難去投奔他時,薛義翻臉無情,把薛剛擒住,解往長安。“修志局本”的思路與通俗小說作者相同,也為“西魯神話”增加了一個叛徒,名叫馬二福。
寺中有一名馬二福,乃少林寺第七條好漢,第幾條好漢的說法是受到“說唐”的影響,該書就把書中出現過的“英雄好漢”依照作者想象的武功高下加以排隊,分為第一到第N條好漢。使鐵棍一條,重三十六斤,故此名叫亞七。
因為打爛了寺中的寶燈,被僧眾驅趕出寺,他心懷不忿,投奔朝中的奸臣陳文耀、鄧得勝,與他們共同陷害少林寺僧。因此,天地會中以“七”為忌。按:天地會以“七”為忌,是否與蔡祿有關,也值得研究。他在與萬禮、萬五達宗等人結拜時就排行第七。近世關於“西魯神話”的傳本(如朱琳之《洪門志》)在叛徒行列中又增加了符四、田七。言蘇洪光(即天佑洪)率領天地會兄弟攻打四川時,四川總督王春美派心腹符四、田七(二人皆是文士)詐降,蘇洪光不察,派二人充任三合軍(即天地會部隊)副軍師,在會中掌管“四排”、“七排”兩個步位。後與清軍作戰時,符、田內應,三合軍遂以內變不支,卒至慘敗。蘇洪光也為流矢所傷,全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