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激烈的權力爭奪中分得一杯羹。宋代遊民激增,結拜現象更為普遍,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被他的一幫哥兒們黃袍加身、擁上皇帝寶座的,為本朝的遊民們樹立了楷模。“說三分”如果是“講史”,應該按照歷史的本來面貌去寫,但江湖藝人要藉此抒寫自己的懷抱、寄託自己的嚮往,歷史的原貌有許多是遊民不能理解或不願理解的,他們就要憑著自己的想象去改造歷史,去建造真實。這樣《三國志演義》雖然寫的是帝王將相,但“俱以《水滸》萑苻嘯聚行徑擬之”。章學誠《丙辰札記》。《三分事略》描寫劉關張三人結拜完全是遊民心態,其結拜目的是關羽、張飛二人看到劉備“生得狀貌非俗,有千般說不盡底福氣”,有靠他得以發跡之意。他們結拜的地點是在張飛宅中,宅院之後,有個桃園,園內有一小亭。
遊民的群體性格與人格追求(7)
飛遂邀二公,亭上置酒,三人歡飲。飲間,三人各序年甲:德公最長,關公為次,飛最小。以此大者為兄,小者為弟。宰白馬祭天,殺烏牛祭地。從祭祀形式來看,“桃園三結義”的傳說生成於五代末至北宋期間,因為只有遼國人才有這種祭祀方式。《遼史?太祖紀》寫到太祖“至庫哩以青牛白馬祭天地”。其他各朝都沒有這種習俗。不求同日生,只願同日死。三人同行同坐同眠,誓為兄弟。
其他有關三國故事的通俗文藝中,還有說關羽最年長,只是劉備最有帝王之“福相”,只有靠他才能把自己帶上“發跡變泰”的道路,這樣關張才拜他為大哥。這更表現出遊民對於“結拜”這種結合形式的內心真實的期待。《�三國志演義》是經過了文人改造的,它除去了遊民頭腦中對眼前利益的赤裸裸的渴望,增加了一些為國為民的套話。書中寫由張飛提議三人結為生死之交,然後共同為國出力。
次日,於桃園中列下金紙銀錢,宰殺烏牛白馬,列於地上。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結為兄弟,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以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共拜玄德為兄,關某次之,張飛為弟。祭罷天地,同拜玄德老母;將祭福物,聚鄉中英雄之人,得三百有餘,就桃園中痛飲一醉。
遊民的結拜多帶有秘密性質,因為他們結拜的目的多與從事非法活動有關。清朝就曾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嚴禁歃血訂盟、焚表結拜為兄弟,並視同“謀叛”行為,還一度定為“十惡不赦”之罪。其他朝代雖沒有像清代那樣嚴厲打擊,但參與結拜者也多被統治者視為莠民。《三國志演義》對此大加張揚,是為了突出劉、關、張結拜的“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正面意義。其實,遊民的結合,從小的方面說是謀生存,從大的方面說就是求發展。要獲得較大的發展就要有社會###,只有在這種時候才能有利益和權力的重新分配與組合。遊民不怕亂,甚至他們有些企盼社會###。在他們結拜的“誓詞”上都要有“不求同日生,只願同日死”這樣的句子,前一句好理解,後一句就不是生活在太平時代的人們能夠理解的了。孟子說得好,“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人之生死壽夭,也是各隨其身體狀況的。為什麼要都死在一天呢?實際上,這句話的背後表明這種“死”,不是正常的死亡,更不是壽終正寢,而是他們要從事某種冒險活動,其中蘊涵著死亡的可能性。這種冒險活動可能是偷盜、搶劫、上山落草、聚眾造反等等,所以他們要在事前發誓:要麼成功,要麼失敗,大家一起死。“同日死”意在勉勵大家不要怕死,要敢於出擊,同心協力,幹好這件事。我們前面提到的《花關索出身傳》中也寫到,在劉關張結拜時發誓:“只求同日死,不願同日生。”此後,三人便落草為寇去了。另外一種意思是,要為冒險活動中死難的兄弟報仇,而且要“生死以之”,不計成本。《三國志演義》寫到關羽被害後,蜀漢為關羽復仇的過程中,劉備、張飛已經達到喪失了理性的地步,而且誰的勸告也不聽,連諸葛亮也束手無策,最後弄得“火燒連營八百里”。劉備多年積蓄的家當幾乎是一掃而光,他沒臉回成都,連氣帶病死於白帝城。王蒙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完全是“黑手黨”的語言。見《〈三國演義〉裡的前現代》,《讀書》,1995。他的這種判斷是完全符合遊民結拜實際的。
結拜是遊民結合的最原始的形式,後來又有結成幫夥、秘密會社等較高階的形式出現,這些我在後面還要談到。
以結拜為起點的遊民幫派是遊民幫派意識的基礎,幫派意識有強烈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