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3/4頁)
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沒,動輒中央領導接見,動輒在《對話》節目中作秀。華為要在這場營銷角力中勝出,實在需要花一番不同尋常的氣力啊! ■ 華為移動沒有品牌 我不憚以惡意來評價華為的關係能力和營銷能力。我個人認為華為在高層營銷方面如果能及時調整戰略和人員,憑藉華為的營銷思想和歷史積澱,華為不一定會吃敗仗。但是,關鍵的是,客戶即使對華為好了,客戶也不一定採用華為的裝置。 華為在移動方面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大規模應用的產品。因此,華為的產品再先進,別人心裡都會打鼓。海爾做空調能做老大,但做彩電我看短期內肯定做不過TCL和康佳,品牌是深入人心的,連###為了填補自己沒有經營移動的經驗,還花大價錢建設小靈通嘛。華為在GSM領域苦心經營,幾年裡也主要是賣掉了一些微蜂窩,參與建設了移動、聯通的邊際網,不僅份額,而且代表產品競爭力的網路地位,華為也不高。也就是說在GSM上,華為的品牌還只是一個小弟弟。 在CDMA、小靈通領域……這兩個我就不想多說了。 客戶認為,華為在移動方面落後於中興是不爭的事實,即便如此,中興在國內以移動第一品牌的身份參與聯通CDMA共計數百億元的採購,它不也才拿了十幾個億嗎? 就說CDMA吧,聯通二期建設的CDMA1X,沒有人說華為的東西不好,甚至在有些省華為排名第一。我見浙江麗水的客戶時,客戶也說華為的東西真不錯,可就是沒人敢用。成本姑且不說,最主要的是技術風險太大了,原來的東西用得好好的,運營商怎麼能貿然使用一套技術評估的確不錯,但卻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的裝置來替代呢? 其實,搞這一行的都很清楚,有沒有產品應用是非常關鍵的。對於運營商是一場革命的3G,巨大的投資以及高技術的含量將使他們很有可能“買熟不買生”。華為在移動產品上的連續失誤難免使人們產生了一種令人扼腕的“錯覺”。 我寧願相信這是錯覺。只是3G採購的機會只有很少的幾次,錯過了這個村,也許就沒這個店了,很多技術很好的選手,就是因為沒有大賽經驗而不得不被排除在國家隊之外。 ■ 遲遲不發的3G牌照 最新訊息說,要到2004年下半年才發3G牌照,中國現在是不是就迫切需要3G?從市場需求看,可能還沒到這個地步,我們傳統的2G、的話音問題都還沒有完全做好,中國力推TD…SCDMA(國內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G標準)是肯定的了,但是它的進展有些讓人擔心。TD…SCDMA不推出來,3G牌照就不大可能發的出來。 時間就是金錢。3G的大規模支出實際上就是寅吃卯糧,看誰能挺得住,每遲到一天,華為就要多投入300萬元。 就華為的戰略來講,3G也是華為的重中之重。如果3G失敗,它將極有可能在一段時間裡退步成二流的通訊裝置供應商。華為3G的優勢有很多,只是3G的歸屬本身就是個需要一點運氣的東西,再加上華為先天性的不足,不可知和不確定性就更大了,偏偏3G不像其他產品,華為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因此,我並不是想預測華為在3G上註定的成功與失敗,肯定地說,我沒有這個水平。但是,我有理由為華為捏著一把汗,不僅僅是因為我深愛著華為。 至少,我衷心祝願華為能取得這場戰役的最後勝利。  
因為愛我們相識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寶利嘉文庫》寫在連載前面 《走出華為》由我社和《寶利嘉文庫》聯袂推出以後,在社會上快速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在欣慰的同時我們感到更多的是出版人沉甸甸的責任:如何把一個鮮活的新經濟時代典範的企業管理案例真實地呈現給廣大讀者。借用湯聖平先生“丟擲一塊泥巴引您的一塊玉”的說法,我們也佔用一隅文字,丟擲一點“泥巴”: 我們寧願認為這是一本專談中國企業管理的書。書中沒有賣弄深奧的理論,只是平淡樸實的講述;看似沒有過多剖析高遠的戰略,只是娓娓道來的人事。實際上,本書從頭到尾都在講管理——華為的管理思想與華為的管理行為是怎樣編織了一張光彩奪目但也有些結釦的錦繡的。舉一個很普通的例子,比如說“華為大合唱”一節,不熟悉華為的讀者的感喟或許是:壯觀;熟悉華為的讀者可能一笑了之:見過;但是當您仔細看過作者在書中的描述之後,你就會真實地感受到:華為是如何把一個“合唱的管理思想”發揮到極致的。實際上,類似這樣的描述和論點都悄無聲息地滲透在全書的角角落落。 我們寧願認為這是一本關注中國企業命運的書。《走出華為》始終緊扣華為的成與敗,探討事物的美與醜,拷問企業的是與非,是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