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相信自己的事業能夠成功”。正因為自信,才能使自己在受別人打擊的情況下,保持情緒樂觀,“看到前面一片美好的曙光”,才能心態平和地迎著機會的方向走下去。
可能我們不願意承認,但很多情緒跟心態一樣,確實可以歸結到自信心的原因上:
——你對領導欣賞某個同事感到嫉妒,可能因為你對自己能否受到重視缺乏信心。
——你對某些社會不平現象感到憤怒,這種美好的憤怒其實還可能反映了,你對社會杜絕這類現象缺少信心。
——一個朋友到約定的時間沒有還錢,也許只是幾十元錢,但你感到很不舒服。原因很可能是你對他不貪小便宜沒有信心,對他的信用沒有信心,甚至你可能因此對他將來會不會健忘你更重要的利益而缺乏信心。
(4)人際溝通和公信力
在這次針對成功人士的採訪調查當中,我們商會2005委員會一位理事曾這樣介紹自己的成功秘訣:“我常常被問及成功的秘訣,其實不外有三:第一,自信和他信;第二,遇到不公平的事有正確心態;第三,先幫助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氛圍。”
正如我先前所說,開放是自信的表現,自信能夠更加促進開放,而且歸根結底,也只有開放與溝通,才能將你的自信轉化為他信力乃至公信力。
為什麼相信馬雲?
1999年春天,馬雲曾對他的夥伴、學生、朋友共18人宣佈:“從現在起,我們要做一件偉大的事情。我們的B2B將為網際網路服務模式帶來一次革命!”
這就是阿里巴巴創立的開始。當時業界對B2B電子商務的定位是:商業模式過於簡單,市場門檻過低,看不清未來的盈利方向。阿里巴巴艱難起步,接著遇到網際網路經濟寒流,一直到2002年,目標還是“賺一元錢”。後來成為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的金建杭,回憶公司成立時說:“那個時候我負責拍照片和錄影,現在我看過去,照片裡大家的眼神都是迷茫空洞的。除了馬雲,在創業之初誰都不敢說自己真的信心十足。”
這18個人既然都對商業模式和企業前景很不明確,缺乏信心,那麼他們為什麼追隨馬雲?答案很簡單,因為馬雲將自己的信心轉化成了他信力。後來《中國經營報》報道,18個追隨者之一阿里巴巴副總裁戴珊就這樣表示:“無論什麼時候看到他,你在他眼中看到的都是自信,我一定能贏的信心。你跟他在一起就充滿了活力。”
第3章 擁有自信(4)
我上面只是列舉了其中四點自信帶來的表現,從心態情緒到行為舉止、從思維方式到日常習慣、從對待朋友的方法到對整個社會的評判,甚至我們的整個人生,都無時無刻不接受自信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我們可以概括地說:自信就是唯一能讓一個人由內到外全方位改頭換面的良藥。
沒有自信,我們就沒有辦法去迎接挑戰,也沒有辦法去面對逆境。而開放的自信,對於任何一個成功者來說,更顯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因為我們必須依賴開放才能使自信真誠可靠,也必須依賴開放才能使自信得到外界的支援。
真正的自信來源於恰當定位
他為什麼會失去自信?
曾有個從美國一畢業就回來的年輕人,給我發電子郵件感慨:“我感覺自己非常失敗,而且以後會接著失敗,因為我還缺乏自信。我從美國回來,原本以為找個高薪工作沒有問題,誰知道花掉了家裡幾十萬,卻成了高不成、低不就、還靠父母養的‘海帶’。同個大院的初中同學,讀書時一切不如我,高中畢業後從家裡借了十幾萬做生意,收入已經不知道高出我多少。他前天還問我父親,說如果我沒有找到工作,可以去他那裡做個經理。鄰居們也經常拿我們兩個做比較,並教育孩子說:‘看看,讀這麼多書不一定會有用吧?’我真的沒有辦法對自己有信心。”
我的回答是反問:“財富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是自信建立的基礎?按這種比較方法,華人首富李嘉誠只有小學文化,是不是所有讀過書的華人都該感到失敗?都不應該擁有自信?”
這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這是我們社會的一個通病,不僅僅是誤解成功,還將自信誤解成為僅僅一種心理感覺和狀態。
我們經常在市面上看到許多的勵志書,對自信充滿了這樣的論述:“自信就是一定要相信自己”、“培養信心的方法就是每天告訴自己一次:我最棒!我一定能成功!”、“我能解決問題,只要我有信心就能解決”、“我覺得自己能行,我就一定能行”、“永遠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