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愧疚或改弦易轍,在其戮力堅持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農民依然長期缺衣少食。農民的吃飯問題,一直要到1980年代初鄧小平啟動農村改革才得以真正解決,其間的教訓值得世人永遠銘記於心。
本文的基本資料來自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所藏當代中國史資料,在此謹表示誠摯的謝意!
註釋:
'1''2''3''4''6''7''8''9''10''11''12''13''15''16''17''18''20''21''23' '24''25''26''27''28''32''40''41''42''44''45''46''48''49''51''54''55''61''63' '64''65'引自香港中文大學所藏當代中國史資料。
'5''14''33''62'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中共江蘇地方史》第二卷(南京:2001),頁365,365,368,380。
'19'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頁884。
'22'陳敏之、丁東編:《顧準日記》(北京:經濟日報社,1997)頁57。
'29''34''67'宋任窮:《宋任窮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4),頁369…370、368、385。
'30'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頁872;另參見杜虹:《20世紀中國農村問題》(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8),頁450。
'31'中共中共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頁365。
'35'謝春濤:《大躍進狂瀾》(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頁202。
'36'杜虹:《20世紀中國農村問題》,頁458。
'3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九冊(北京:中共文獻出版社,1996),頁327。
'38'朱正:《小書生大時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頁195。
'39'強曉初、李力安、姬也力:《馬明方傳略》(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頁86。
'43''60'鄧自力(鄧小平族弟):《坎坷人生》,(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頁156,157。
'47'中共北京市委《劉仁傳》編寫組:《劉仁傳》(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頁409…410。
'50'周維仁:《賈拓夫傳》(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3),頁197。
'52'丁學良:<革命回憶錄之五。我最早遇到的“持不同政見者”>,載香港《信報》財經新聞,2001年2月13日,第24頁。
'53'王覺非:《逝者如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頁426。
'56''59'韶華:《說假話年代》(長春: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頁60,61。
'57'金鳳:《歷史的瞬間——一個新聞記者的回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6),頁116。
'58'熊月之主編:《上海通史。第11卷。當代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頁170。
'66'韋君宜:《思痛錄》(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8),頁89。
'68'李向軍:《清代荒政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頁23…25;另參見:袁林:《西北災荒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4),頁304、307;曹幸穗等:《民國時期的農業》(南京:《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1993),頁295…302。
12.高華:大災荒與四清運動的起源
//。fyjs/viewarticle。php?id=9164
近20年來,圍繞60年代初大災荒與大躍進、人民公社的關係已出版了若干論著,但學術界卻較少注意四清運動與大災荒的關係。本文依據《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和其它相關資料,對這一問題作了初步研究,形成的基本看法是:四清運動雖然初興於1963年,但是早在大災荒趨於頂點的1961年初,四清的基本概念及其措施已相繼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