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礎和擴大革命同盟軍的組識方面已經初步顯示出唯階級出身的傾向,但是在這個階段,中共又宣佈現階段中國革命為資產階級民權性質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其針對目標是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的封建軍閥,故而中共對其它階級的態度還比較溫和,更說不上對本黨黨員採取“階級出身論”的立場。中共的組織構成中,知識份子黨員也佔了較大的比重。據陳獨秀在1927年4…5月召開的中共五大所作報告稱,至1927年4月,知識份子黨員佔全黨黨員人數的19.1%,其它工人佔50.8%,農民佔18.7%' '。在1924…1927年大革命中,中共組織獲得迅猛發展並初步在工農運動中爭取到了領導優勢,但中共的階級意識還未充分成熟,即便在農運較為展開的湖南、江西、湖北,農民階級反抗農村舊勢力的行動只限於給土豪劣紳“戴高帽”、“遊鄉”,還未發展到對地主階級施行肉體消滅。蔣介石對中共的暴力鎮壓和國民黨大規模的“清共”,迫使中共也“拿起了刀”開始了對國民黨的長期武裝反抗。
“階級出身論”的興起與大革命失敗後中共組織構成的最新變化也有著密切的關係。1927後,隨著中共逐漸開闢農村各革命根據地,農民黨員在黨的構成中的比重大大上升,與此同時,知識份子黨員在中共的危難關頭大批退黨,帶來了全黨上下,尤其是黨的領導層對知識份子的深刻的負面認識。這就是,在嚴酷的白色恐怖和戰爭環境下,地主資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共產黨員極易動搖叛變,而促使他們動搖叛變的原因即是其所受的敵對階級思想影響,以及他們與舊階級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中共唯一可以依靠的只能是從未受到敵對階級思想影響,且在政治和經濟利益上與地主資產階級存在根本衝突的工農階級。1927年國民黨清黨後,茅盾(沈雁冰)創作《蝕》三部曲,被中共認為:“這是用小說寫他的思想”,“當時黨認為這就是他的退黨宣言”,“從此以後,他不找黨,黨也不找他”' '。
“階級出身論”興起的國際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