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性的教育' '。時任《人民中國》英文版副總編輯的蕭乾對土改的態度比較積極,在參加土改後曾寫過一篇《在土地改革中學習》的文章,毛澤東予以表揚,下令為蕭乾的文章出單行本,並在全國廣播' '。但由於蕭乾在40年代後期曾被左翼文人郭沫若點名批判,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知識份子中的右翼,因此在建國後,蕭乾長時期仍得不到信任,原已安排蕭乾出訪英國的計劃最終還是被取消' '。只是在50年代初期,由於實行“內外有別”的策略,民族資產階級和知識份子並不真正瞭解執政黨對他們的真實態度,他們以為只要熟讀領導人的講話和《人民日報》的社論,就是解決了“立場、觀點、方法”的問題,於是出現了許多滿口新名詞的“愛國資本家”和“進步知識份子”。但伴隨幾個大的政治運動特別是“土改”“鎮反”“抗美援朝運動”“思想改造運動”“三反” “五反”“審幹運動”(也稱“忠誠老實運動”)等,民族資產階級和知識份子才知道,即使滿口新名詞,也不會被黨組識視為是“自己人”。著名翻譯家楊憲益教授在40年代後期參加“民革”(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49…1952年又經常在南京市的黨報上發表擁護黨的政策的文章,1953年還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全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