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時賜姓趙。
第一章 成吉思汗勃興前的蒙古
第三節 十二世紀時蒙古種民族之一初次向西發展、哈刺契丹人的西遷
上述的重大變化,使蒙古和突厥斯但同時受到震動。
我們在長春真人的旅行記(《西遊記》)和張德輝的紀遊①中讀到,當女真人侵入的時候,一部分出亡的契丹人在介於克魯漣河'1'和土拉河之間的蒙古地方建立一座城,自其位置而言,旨在控制蒙古地方。但是這項興建大約很快就被各種遊牧部落所窒息,我們完全不知道他的歷史。長春真人於公元1221 年5 月至6 月之間經過這個地方,曾看見廢墟,還能夠辨認出來若干街道的位置。
他在地上拾到一塊瓦或磚,上面有契丹文字'2'。依照張德輝所說(十三世紀中葉),這座城位於上拉河和山嶺之間,周圍寬廣三華里。②如果我們聯想到土拉河的黑森林'3'當成吉思汗時代正是客列亦惕(克烈)人的勢力中心,可以究問,在一個世紀以前契丹的移民在客列亦惕人的歷史中曾起過什麼作用呢?他們是否被客列亦惕聯盟的創始者所消滅呢?有沒有一部份契丹人加入這個聯盟呢?許多問題,現在得不到解答③。比較幸運和知道得多的是耶律大石的企圖'4'。
耶律大石屬於契丹皇室耶律族,《遼史》說他善於騎射,同時他精通漢文,因此被擢為翰林院的“林牙”④。當公元1120 年,契丹朝廷在女真人侵入的面前全域性崩潰之際,他曾試行鼓勵他的家族和人民。既然不能挽救北京, 也無法使皇位繼承人奮起有為,他便向西方謀發展。根據志費尼所述,他在這個時候只有夥伴七十人(《遼史》稱大石率領鐵騎二百宵遁。——譯者)。
根據《遼史》,他先到汪古突厥人的地方①,其酋名叫床古兒,向他獻馬四百、駝二十、羊一千。從這裡,耶律大石前往別失八里,就是現今濟木薩的附近(在現今古城之西)。'5'在該地,他召集了當地屬於回鶻種族各首領,向他們陳述,所言具見《遼史》。
③ 蒙古人和波斯人稱這個國家為合失(Qachi)或合申(Qachin)由中文“河西”(Ho…Si)的轉音,其意義為黃河以西之地。
① 張德輝的紀遊,《漸學廬叢書》本名為《塞北紀行》。《古今圖書整合》卷116 作元張輝卿(張德輝字輝卿)《邊堠紀行》。——譯者
② 《張德輝遊記》,伯勒什奈德譯《中世紀史研究》第54—55 頁。又參閱,韋利《Travels of an Alchimist》第68 頁。
③ 這裡我提起了蒙佔史裡面一個最可痛惜的遺漏處,即我們對於客列亦惕人的來歷不明,甚至不知道他們是屬於突厥種,還是屬於蒙古種。成吉思汗歷史的作者們,無論為蒙古人(《元朝秘史》),波斯人(拉施特的《史集》)或中國人(《元史》)都是忽然引人客列亦惕人,述他們的生活,僅僅將時期上溯兩代, 沒有將他們和以前任何民族聯絡起來。他們究竟是否一個古老民族而用新的名稱呢?還是由若干舊部落聯合起來的呢?(參閱本章下第七節)
④ 翁按:遼以翰林為林牙,林牙非翰林院的宮銜,耶律大石初為翰林應奉,尋升承旨,應奉與承旨都是翰林院的官職。漢人稱翰林為太史,林牙大概是太史的意義。
① 汪古突厥即《遼史》所稱白達達。(伯勒什奈德譯,《中世紀史研究》I,212。)
第一章 成吉思汗勃興前的蒙古
他從他們那裡得到騎兵一萬,以黑牛白馬祭天地和祖先之後,他再向西出發。事先,他曾派一使者去見回鶻國王名叫畢勒哥(Pi…le…ko)的(突厥語中比勒加Bilga指“智者”),向他追述在一個世紀以前,契丹創業主阿保機於驅逐了鄂爾渾(哈刺…八刺哈孫)的斡耳朵巴力的乞兒吉思人之後,曾請回鶻人(元代稱畏吾兒人——譯者)重返蒙古帝國的故地②,足見契丹人和回鶻人的關係常常是很親密的。回鶻國王來和耶律大石會談,相聚三天,送給他馬六百匹、駝一百匹和羊三千,以助共西行。並且自動送子孫給他為質,正式自認做他的藩屬③。
關於這位契丹英雄以後的事《遼史》說的較少,我們在這裡要向志費尼請教。這位波斯作家告訴我們說,未來的古兒汗即耶律大石,在辭別了回鶻國王之後,先向北方,往葉尼塞河上游乞兒吉思突厥人方面去,意欲在該地建立國家。“到達乞兒吉恩人地方的邊境上,他們馳騁於乞兒吉思人的領土上,但是,看到乞兒吉思人將要集合起來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