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早年的待人處世上,可以看出他刻意模仿信陵君的“影子”,因此也很得鄉里中下階層的好漢們敬重,儼然是黑道中較重俠義倫理的大哥級人物。
每到緊要關頭,劉邦倒立刻變得徹底的理性。為了團體目標,他常能忍受相當的痛苦及風險,甚至忍心犧牲部屬,絕不遲疑。彭城戰敗時,為了加速脫離險境,他連子女都能丟出車外。滎陽對峙中,項羽欲烹殺其父以要脅其投降時,劉邦竟瀟灑地要求分一杯羹,光是這種不怕人指責的勇氣,已有資格成為歷史上的大人物了。
在《史記》的〈高祖本紀〉中,劉邦從一出場,便是虛張聲勢、滿口狂言,且經常都是出自肺腑的“吹牛”,連蕭何都批評他:“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只是這些令人討厭的假話由他講來,卻顯得特別的自然,並不覺得特別的可惡,這或許便是劉邦最有魁力的地方了。
當代名士呂公,在劉邦未成名時,便肯將掌中明珠送給他當妻子。謹慎又富謀略的蕭何,從年輕時便特別關照劉邦,最後更奉獻了終身的忠誠。自負極高的韓國貴族張良,便公開表示:“沛公殆天授也(意謂劉邦真是少見的天生奇才)。”常勝將軍韓信也是為他至死不悔。
從這些史籍記錄中,我們絕對可以確信,劉邦雖有點輕浮,但絕不是隻懂得騙人及耍小伎倆的普通小狐狸而已。
猛獅與狡狐
早年,筆者曾在日本閱讀到一代史學大師湯恩比的訪日談話記錄,其中有段說到劉邦的觀點,當時著實讓筆者大吃一驚。
這位二十世紀的史學大師竟然表示,人類史上最有遠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位政治人物,一位是開創羅馬帝國的凱撒,另一位便是建立大漢文明的漢高祖劉邦。
這兩位政治領袖的命運也頗多相似處。凱撒早年受制於龐培及克拉蘇,劉邦也被項羽打得團團跑;凱撒在帝國建立前夕便遇刺身死,劉邦也在即位不久,於徵討英布的戰爭中身受重傷,沒多久便病逝於任上。他兩人都未能目睹帝國之建立、文明的興起,但由於他們的遠見和領導,人類的歷史展開了新的紀元。
凱撒在西洋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但劉邦比起他來便遜色多了。由於司馬遷的公正記載,這位大漢帝國開創者的歷史地位,一直未能得到自稱漢民族的後代子孫完全的認同。
湯恩比的一番話,興起了筆者對劉邦的高度好奇,一直想好好找機會來探討一番;這位被自家人批評為老狐狸,卻為外國學者公認世界最出色大政治家的創業者,兩種截然不同觀點下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
不少人讀到楚漢相爭的歷史,總覺得很納悶,劉邦幾乎常常吃敗仗,卻是“打斷手骨反更勇”,屢敗屢戰,終能鹹魚大翻身。項羽每戰必勝,孩下一場大敗,卻連生命都輸掉了。他們之間的差異,除了運氣好壞外,到底還有些什麼?
事實的真相和大家的印象,經常有相當距離。平心而論,項羽稱得上是古今中外難得一見的軍事奇才,但不論戰略或戰術,劉邦的確都高他一籌,這也就是劉邦跟項羽公然表示的“我鬥智而不鬥力”。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名政論家馬基維利,在其經典名著《霸術》中寫道:
一位勝任的君王,必須擁有獅子般的兇猛,和狐狸般的狡詐……獅子般的兇猛,才不會被豺狼欺侮;狐狸般的狡詐,才不會掉入獵人的陷阱,但如果兩者不可得兼,則寧可擁有狐狸的特色較為有利些……。
劉邦和項羽的創業個性和爭霸歷程,正好是馬基維利這段名言的最好詮釋。
劉邦大傳……第一篇 秦帝國危機
第一篇 秦帝國危機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老子《道德經·第九章》
水盛在任何器皿裡,都不能太滿,太滿了便會溢位來,所以在滿了以前,最好便停止增加水量。
刀子能用便可以了,如果磨得太銳利,用起來雖較順手,但容易折斷,無法長保。
一個人擁有太多的財富、太高的權勢,會遭到別人的覬覦,自己也常因太驕傲而陷入奢靡,反而無法長期保有財富。
由於富貴是一頂危機的警示,因此最需要韜光養晦、謙虛退讓,如果反而以自我炫耀而驕人,那就要自招禍患了。
自然的道理,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是以功成、身退,乃天之“道”也。
劉邦大傳……第一章 虎狼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