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4頁)
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現在按照孩子的正常路子來走,沒有給他定更高的目標。
txt小說上傳分享
我的家教辭典裡沒有“省勁”一說(1)
我在36歲的那年得了這個孩子,他的成長過程我是一直陪著的,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操持他的教育。因此,為什麼這孩子學得快,為什麼這孩子這麼小的年紀能考上大學,為什麼我讓他這麼小就會考大學,對於這件事,我是有發言權的。
大家都在說:張炘煬課程學得這麼快,考試考得這麼順,肯定裡面有能夠有啟發作用的東西。有很多單位希望我去做報告,把裡面的“科學奧妙”都講一講,我沒有去講,一直比較猶豫,為什麼呢?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我是1978年恢復高考第二年考上河北科技大學的,大小也算個知識分子。但我長期做基層工作,比如像車間副主任,街道辦事處幹部之類的具體工作,按人家的話說,我這個人“不會來事”,仕途上也沒有什麼進步,人還挺固執。沒有什麼口才,理論水平也一般,以前從來沒有專讀研讀過教育方面的專門著作,很多名詞都不懂,像什麼“賞識性教育”,“遞減效應”都不甚了了。最近張成了“新聞人物”後,我才接觸了有關的書,讀了這些書我直撓腦門子,人傢什麼事都能總結出個甲乙丙丁、子午寅卯,那都是專業水平啊。我不行啊,都是些土方子老調調。最主要的,現在這個時代,大家最歡迎的是能夠講一講怎麼聰明地學,怎麼樣事半功倍地學。對於這一點,我只能比較遺憾地告訴大家:我張會祥的“家教辭典”上,可沒有“聰明學”和“省勁學”這兩個詞。所以在這種大環境下,我的土方子對大家有什麼幫助,人家會不會感興趣,我也把握性不大。我沒有出去做報告也有這麼一個原因,主辦方把提綱和稿子拿給我一看,我說不行,你們這個寫的太高階,太像論文,不是我的風格,也不是實際情況。現在的家教指導書上那些流行的詞藻,流行的概念,我講不了。
第二,張炘煬的學業是我奉陪出來的,如果你作為家長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奉陪,那我這個方法對你來說有一個侷限。要是你覺得“咱沒有時間天天陪孩子學,起碼能從老張教他孩子的過程中討點啟發性的東西吧?”那麼我願意跟大夥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要是你覺得我這個人實在,值得信任。第一表示感謝,再一個我要老老實實告訴你,我所介紹到的許多方法過程與正規理論相比,是有距離的。
所以我要把我所歸納總結的一切稱為“家教偏方”——明擺著的,沒有照著正規的教學大綱走;重新課輕複習,重節奏輕分析,重步驟輕技巧——這個思路甚至跟流行的“神童”教育案例都有明顯的不同。
我在這本書裡不但要講出經驗,也要談到教訓。至今為止,張炘煬也有一些問題,比如:不善於面對變化,在一些非原則問題上比較執拗。
我本人在教育方法上也不是太講究,有時忍不住也要跟孩子鬥氣——我不會因為教出了一個10歲的大學生而把我的教育過程全部往好處上去總結,去拔高。
我陪張炘煬一起學習的這些年頭,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不時也有一些困擾。但我始終有一個把孩子的學習管理好的恆心,動力在哪裡,也許可以用有些教育學家說過的“宗教感”來解釋。
現在的大多數家長和我們家的情況一樣,只有一根苗苗,疼著愛著,寄予很大的希望。多多少少對自己孩子的期望有那麼一點類似“宗教感”的東西。
坦率地說,我有這個熱情,但我沒有因此把我的意志強加給張炘煬,沒有拘著他往前走。因此我希望不管是家長還是同學,首先還是要樹立一個平常心。
孩子最終能不能成材,先不忙下結論,孩子以小學生的年齡順利透過了高考,這也是全社會都知道的事實,所以媒體、學者專家和很多的家長考生都來關切這裡面有什麼秘密和絕招,希望我們兩口子不要保留,能夠貢獻出來,對此我非常理解——我有這樣一個體會:現在咱們國家倡導的教育是全民教育,各個學校也實行的是大眾化教育,大家都在講“素質教育”,都在說考分不是惟一的——但作為家長來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冒尖?素質教育口號喊得震天響,你能不能改變憑考試分數選拔優秀學生的現實?如果改變不了,咱們是不是就得尊重這個現實?
現實是什麼?現實就是“考分選拔” ,生活中的“得分”都不是貶義詞。我用了我的手段,讓張炘煬多得分,我也覺得挺自豪。
我一直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為什麼選擇這種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