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頁)
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心裡一動:嘿,這小子,不簡單認識“桑塔納”了。我抱著他走到車邊,他興奮地撫弄著車標,嘴裡一個勁兒唸叨“桑塔納”……後來,好多種車都成了他的“老熟人”,什麼“奧迪” “大眾”,他一眼都能認出來,對那個車標愛不釋手。
不久,我帶他去逛書店,他停在櫃檯前不走了——那裡有一套豪華裝楨的畫冊。上面有許多精美的汽車圖片和車標的圖徽,我翻了翻那套書,確實挺漂亮,挺稀罕人的。我再一看價錢,哎呦,好幾十塊呢。
倒是售貨員對這個小傢伙產生了興趣,“哈,這孩子,長得挺俊的!多大了?”
我抱著炘煬,讓他跟售貨員阿姨打招呼,一邊也跟售貨員聊了起來。
我一直在猶豫:買還是不買?我們兩口子收入不算很高。雖然對孩子的需求都儘管滿足,可是還有一個理性消費的問題呀。把這套畫冊借回去?人家商店要做生意,咱張不了這個口啊……
這個好心的售貨員看出了我的心思,說:“孩子喜歡,你就先拿回去給他看吧,借一天兩天沒有關係……”
就這樣,我千恩萬謝老著臉皮把畫冊帶回了家,張炘煬可算是過足了汽車癮,我一邊指點,一邊教他怎樣辨識各種品牌的汽車。
這一次“靈光”發現,我雖然很高興。但只是想到孩子看畫和形狀辨識的能力確實不一般,壓根就沒有想到可以教他識字,他在認字方面的天賦,我是在另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的。
樹立“徒手識字”的觀念(1)
我第一次發現孩子會識字,時間是在他兩歲半的時候。
我迄今還是這麼認為,炘煬幼年能認字絕不是無師自通的結果。不能否認小孩在散漫的意識思維過程中,會有一些外人不容易察覺的記識行為,但孩子顯現出貌似無師自通的特點,必須有一定的前提,這個前提就是環境和大人的訊號提示(儘管是無意識的),反覆刺激。
我跟孩子玩象棋的時候,習慣把棋子上的字大聲地念出來(剝糖紙的時候也習慣於念上面的字),電視廣告片一般都要出現廣告宣傳語,播音員也會一字一句的把字念出來,而且是一字一句地念。我相信我的這種習慣,還有張炘煬喜歡看廣告片的習慣,都會對他的字形字音的思維聯接起到一個鋪墊作用。
我不是有意識地去給孩子做這種對應練習的,沒有想到在這方面提早給他開竅。
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我是帶著好玩的目的給他看畫識圖,同時也給他稍帶著指點了一些文字,雖然只是一些一晃而過的過程,但這個指點在無意識中給孩子的提早識字鋪了路。
但基本上可以肯定,大聲念出來,用聲音刺激孩子對於抽象事物的辨識,對孩子提早識字識數肯定是有幫助的(張炘煬後來就是靠著帶聲音的計算器識數的)。
在家裡,我跟炘煬的娛樂除了共同玩積木之外,父子間有時也裝模作樣地“玩象棋”——跟這麼小的孩子,當然只能裝模作樣地玩了。炘煬每次都玩得特別投入,看到我跟其他的叔叔伯伯們下棋很帶勁的樣子,他很有興趣模仿吧。
可是就在這種表面上沒有實質意義的玩棋之中,炘煬開始了識字的第一步。
父子玩棋,一邊砸棋子一邊吆喝,形式大於實質,有聲有響,有模具有平臺,好玩的要素樣樣具備。可是就在這個純娛樂性的遊戲過程中,接下來的事不僅僅是好玩了,而是一次發現——這種發現對我,對炘煬這孩子的意義,不亞於世界歷史中的“地理大發現”。
這一天,我們爺倆照樣擺上了棋局,正兒八經地面對面盤腿坐著。
我吆喝了一聲:“當頭炮!”
他從胡亂擺成一堆的棋子間拎出了“炮”,我一愣:你居然認識“炮”?
我又試探著喊了一聲:“馬走日。”
他笑嘻嘻地把“馬”往棋盤上一砸。
我吸了一口冷氣:不大可能呀,畢竟才兩歲半呀——是不是湊巧?
我為了印證我的判斷,故意把棋子弄亂了,整了一個重新排列。心想:我就不信你小子當真認識這幾個字,我把棋子重新洗一遍,把你攪迷糊了,看你還認不認得?
我說:“煬煬!‘炮’在哪裡?”
他從棋堆裡很準確地把“炮”又拎了出來,傻笑著看著我。
我又說,“‘象’,把‘象’給我找出來。”
他做得分毫不差。
我又如此這般地做了幾回試驗,炘煬一一把我點到的棋子拎了出來。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