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4頁)
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歲的張炘煬在萬眾矚目中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張炘煬雖然只有十歲,但卻是一個素食主義者。學校的食堂裡,他正在因為不吃肉和母親爭執著。
為了探究張炘煬到底是什麼樣一個孩子,在他進入大學之前,記者就前往河北廊坊和張炘煬進行了接觸。您可別說,聽張炘煬說話還真是挺有趣,可以說是既有10歲兒童的天真稚氣,又有大學生的一些理性思考。
張炘煬一家的原籍是遼寧盤錦,為了方便張炘煬去天津讀書,他們舉家搬遷到了河北廊坊。這是張炘煬剛交往的小朋友,同樣大小的孩子,張炘煬整整比他們超越了8年的距離。想讓張炘煬坐下來接受採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在記者許諾坐住半小時獎勵一個冰淇凌的條件下,張炘煬才坐到了記者對面。但是在座位上,張炘煬顯現出了一個10歲孩子的本性,很難安靜的待著。
一些嚴肅的人生理念,從一個10歲小孩的嘴裡說出來,這多少顯得有點滑稽。那麼對於10歲就考取大學,他又是怎麼認識自己的呢?在和張炘煬初次接觸後,記者感受到,這個10歲的大學生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斷,是一個思想比較早熟的孩子,但言語之間,他又依然保留著同齡孩子一樣的天真和稚氣。在10歲這個年齡,絕大多數孩子還在上小學,張炘煬卻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大學入學前的所有課程,這些別人眼中的奇蹟,在張炘煬的父親看來,一切都在他們的預料之中。
為了進一步拉近和張炘煬的距離,記者試著和張炘煬玩了一盤五子棋,沒有想到的是張炘煬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每當張炘煬舉棋不定的時候總是他的父親在一邊給予對策。
無時無刻,父親都是張炘煬的支柱,在張炘煬的成長中,他的父親無疑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沒有這樣的父親就沒有這樣的孩子。而決定讓張炘煬10歲參加高考,也是做父親的想法。
張炘煬的父親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夠考上大學,在孩子還是讀高一的時候就已經安排好了舉家搬遷的計劃,對於10歲的張炘煬來說,這是一次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的高考。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動的,在問及怎麼讓張炘煬能夠坐下來讀書的問題上,他父親的回答是,當張炘煬想玩的時候絕對不會強迫他學習,只有顧及到孩子感受,才有可能讓孩子真正進入學習狀態。高考對誰來說都不是件輕鬆的事情,張炘煬也不例外。
張炘煬高考總分是505分,比天津工程師範學院數學系的錄取線整整高了50分。在張炘煬家裡,有一本相簿,記載了張炘煬短短十年考取大學的經歷。5歲讀小學,7歲讀初中,9歲上高中,10歲考取大學。對任何人來說5年學完12年的課程都是奇蹟,那麼10歲張炘煬是怎麼樣做到的呢?
張炘煬父親有一套自己的的理論,只求掌握不求最好。在張炘煬父親看來,對學習了的東西再複習是浪費時間,在這種思維的指導下,張炘煬和時間賽跑,以飛速的速度發展著。對於教育專家的定論:10歲孩子上大學是孩子的悲哀、父母的悲哀和國家考試製度的悲哀,張炘楊的父親說起來就很激動。張炘煬聽著這些議論也就有了自己的一些認識。外界的議論,已經對張炘煬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附錄一:10歲大學生的哲理思考(2)
在張炘煬的成語故事中,那個大臣被人誹謗最後被國王革職。張炘煬只是10歲的一個孩子,居然想到用一個富有哲理的成語故事來比喻自己的處境,這多少有點讓人吃驚。張炘煬就要和剛認識不久的小朋友分手了,在他們旁邊的操場上,高一的新生正在軍訓。當許多人都還在按部就班的學習成長的時候,張炘煬已經要告別小朋友相伴的日子,進入大學。並不是每一個家長都願意自己的孩子這樣快速的發展。吃過晚飯,張炘煬一家在操場上散步。無論他人怎麼說,明天,張炘煬將開始新的生活。
10歲孩子上大學,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新鮮事。既然關注,就有人說三道四;既然是新事物就意味著沒有人可以確定對或者錯,成功還是失敗。這樣的問題對於一個10歲的孩子來說,肯定會是一種壓力。無論如何,張炘煬現在只有按照既定的路線走下去。
張炘煬初到學校揮手的鏡頭定格成具有人生標誌性意義的畫面,在天津的各大報紙頭條上出現。在一群大學生中多出來個10歲的孩子,這讓大學生們都很感興趣。從進大學開始,張炘煬就站在了聚光燈下。學校還為此專門開了一個新聞釋出會解答眾多記者的疑惑。但是10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