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頁)
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施信於人,無論是用在治軍上還是企業內部管理上,“信”都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做到“賞,不以遠己而不賞;罰,不以親信而不罰”。也就是說,下屬做出了成績,不能因為當事人平日不和自己來往,或者曾經犯過錯誤,或者是自己不喜歡的人而不賞;下屬犯了錯誤,也不能因為當事人是自己親近信任的人就不罰。
仁:仁愛者無敵
“仁”,根據《說文解字·人部》解釋,就是兩個以上的人相互間友愛。這是“仁”的本意。中國儒家追求的道德目標之一,就是“仁”。孔子的學生樊遲曾問老師:“什麼是仁?”孔子回答:“愛人。”意思是說,“仁”就是要以愛心處理人與事。
《孫子兵法》中的“仁”體現出了其所具有的儒家思想。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一名優秀的將領,不是嗜血的魔王,而是仁義的君子。當然,此“仁”並非婦人之仁,而是指管理者必須具有儒家氣質,仁者之風,要懂得體恤下屬,以己推人,以“仁”對待下屬。
同樣,在孫正義看來,管理者的“仁”十分重要。有了“仁”,才能夠得“道”、有“信”,才能夠施“仁愛之心”,領“仁義之師”;才能透過自己的道德影響力獲得下屬心悅誠服的信任。所以,“仁”是一位優秀管理者所應具備的“親和力”,這種能力能夠在上下級之間形成一種自然溝通和自然包容的默契,形成一種牢不可破的內在凝聚力,所謂“仁者無敵”,仁愛的人,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第13章 孫孫兵法(6)
勇:勇者不懼
《孫子兵法》中的“勇”,就是要有勇敢精神,要有膽量。
“勇者不懼”,勇敢是傑出的人應該具備的品質。兩軍相逢勇者勝,在戰場上,如果做不到“勇”,影響的可能不僅僅是自己,而是整支軍隊,甚至是一場戰爭的勝負。所以“勇”也是所有上戰場的將領所必備的能力。
不過,在孫正義看來,“勇”不僅僅指敢打敢拼的精神,而是有其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具有創新精神和開拓膽識,敢想敢幹,想常人所不敢想,幹常人所不敢幹。要有一種敢於捅破天的大丈夫精神。
二是敢於冒險,不懼困難,越挫越奮。當然這種冒險,不是莽撞,而是勇敢堅毅,是建立在“敏銳洞察”和“大局在握”基礎上的一種冒險,即所謂的“智勇雙全”。
嚴:嚴於律己
《孫子兵法》中的“嚴”,即要“軍紀嚴明”、嚴於律己、嚴格要求、賞罰分明。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組織都必須制定相應的管理章程,以維持正常的秩序。軍隊是組織嚴密的集團,所以紀律與秩序是軍隊的基本特徵。以嚴治軍,嚴格要求,嚴明軍紀,才能打造出成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鐵軍”。
“嚴”同樣也是身為管理者的必備品質,既要體現在“執法嚴明”和“威嚴莊重”上,更要在行為方式上做到“一絲不苟”,追求“更高標準”以及“無懈可擊”的處事結果,尤其是要堅持“不為感情所動”的原則。
“嚴”與“仁”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嚴”針對的是原則性問題,是一種外在的約束力;而“仁”側重的是人性化的管理,是一種內在感召力。“嚴”作為“仁”的補充,不是“不仁”,而是為了追求“大仁”而必須選擇的非常手段,它體現在形式上,而不是本意上。關於這個問題,日本著名的連鎖百貨集團八佰伴的和田一夫在破產後曾說:“我深切地體會到,在殘酷的生意場上,溫情是致命的。”
“智、信、仁、勇、嚴”是一個優秀管理者的評判標準,那麼,孫正義又是如何評判他自己的呢?
我一直提醒自己朝這個目標(智、信、仁、勇、嚴)前進,這是我個人努力追求的長遠目標。不過,我更願意追求這五項條件的均衡發展。例如,我可以展現出某種程度的聰明,某種程度的威嚴,某種程度的溫情。因為要做到更高的境界,必須要有異於常人的智慧,一旦過度聰明的話,可能置信義與仁愛於不顧。相反地,過於重視信義與仁愛,又可能忽視威嚴。若奮勇向前,保持威嚴,又會引來不盡人情的批評。因此,想要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一定要講求平衡。一方面維持平衡發展,一方面以更高的境界作為努力目標。
提升自己的能力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這是永遠的人生課題。以我自己為例,我偶爾會感情用事。在常理判斷下,明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也不該做,還會受感情因素左右,而將威嚴置於腦後。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