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的滑翔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肝癌比例最高,調查表明:居民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造成居民身患“非傳染性疾病”如此普遍的重要原因,而且,這種飲食習慣一旦成為一種“文化”被定格,必將為當前和以後的種種疾病的滋生提供了溫床,他們說:這裡,絕不僅僅是癌症……
如上所言,日本人最喜歡吃的東西如干魚、鹹魚、梅乾兒、豆腐等醃製、熏製等食品,其中含有的致癌物質太多,而且一旦長期甚至終生食用,反覆的刺激極易致癌。
正如中國佔癌症患者第二位的食管癌的患病原因一樣,飲食文化“培養”瞭如此多的食管癌。
中國因食管癌而死亡的佔全部癌死亡率的23。5%,訂正死亡率為23。4/10萬,與其他國家相比高出一大截,如日本的食管癌死亡率訂正後只有4,中國是日本的6倍之多。而且,中國食管癌高發並非近期的事情,公元前300年時的中國古醫書中就有“嚥下困難,食後嘔吐”的記載。(在我國山東的農村,稱食管癌為“咽石”或“道石”)並且,如果按地區劃分的話,有些地方的訂正死亡率會超過100。最著名的地方就是河南省的林縣,林縣地處河南、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區,人口大約75萬,面積2000平方公里,約人口的20%死於食管癌。林縣曾做過一次奇怪的調查,他們一次對6個月以上的雞作了調查,發現10萬隻雞中竟有176只患食管癌,在鄰近的範縣只有17。6只患食管癌。這個結果與對人的調查結果很相似。
早在1972年世界癌症專家就對林縣食管癌這一奇異現象高度重視,並且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內容包括飲食習慣、飲用水、飲酒、吸菸、居住條件、家畜的疾病等等方面,連這一地區的特產醃菜也被運送到美國、法國及日本進行國際規模的研究分析。
開治專家們把注意力放在了菸酒之類的疑點上,因為在法國有個布魯塔紐地區,這裡也是食管癌奇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對該地區進行了癌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飲用該地區特產的酒再加上吸菸的人容易患食管癌。然而中國的食管癌患者中只有50%的人喝酒,而且似乎與吸菸也無關,另外中國的食管癌患者中有很多是女性,而女性中喝酒吸菸的人數很少。
於是又開始對遺傳背景進行調查,當地幾乎半數的食管癌患者有食管癌家族史,但這5人中就1人是食管癌患者,家族中有其他食管癌患者也就不足為奇了。結果最後也沒有發現遺傳背景。因此焦點就落在了飲食飲水方面。
林縣人都喜歡吃醃菜,每逢秋季,林縣家家都準備白菜、黃豆、土豆、芝麻等原料放到大缸中,在缸蓋上壓幾塊磚或者一塊石頭,待幾個月後完全發酵了就食用。醃菜的表面長滿了一層白毛,也有的已經發了黴,他們說:越酸越香,白毛越密越好。這種鹹菜有時直接吃,有時加到粥裡面,稱之為“鹹糊塗”,醃萊的汁兒到了夏季還當飲料喝。
國際專家於是立即用這種醃菜提取物作了動物的致癌實驗,結果發現給予了臃萊提取物的大鼠小鼠都患了胃癌和肝癌。雖然沒有引發出食管癌,但是食管粘膜發生了異常改變,與食管具有相同粘膜的前胃部發現了乳頭狀瘤,屬於癌前病變的一種。
——於是,當地的胸菜無疑是食管癌的病因。
此後,在日本的國立癌中心醫院、法國國立癌研究所及國際癌研究機構進行了使基因突變法的檢查,日本的臃白菜也作為對比加入了實驗。結果林縣的腋菜與日本的骯白菜都存在基因突變性,但林縣腕菜要比日本脆白菜的基因突變性高6倍。日本腋白菜中使基因突變物屬於黃酮類化學物質,並無致癌性,而林縣的臃菜中分離出了一種含鐵和亞硝基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基因突變性,在體內有可能是致癌物質亞硝酸胺的原料。
同時,調查中也發現林縣的飲水困難一直是當地的一個問題。當地農民靠挖一個池塘來積蓄雨水。時間一長各種汙物落人池中,微生物大量繁殖。當地的飲用水中,硝酸、亞硝酸的濃度很高,特別是有食管癌患者的人家,其飲用水中的上述濃度是無食管癌人家的30倍。
林縣的家養雞的飼料經常是人吃剩的食品,因此雞的食管癌發病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專家還指出,當地的其他生活條件也十分艱苦,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很少,這樣能夠抑制亞硝酸胺生成的維生素C就基本得不到,同時,由於牙醫缺乏,口腔的衛生保健不良,亞硝酸就容易生成。而且,真是禍不單行,當地的居民還喜歡吃很燙的食物,這樣食管粘膜就容易受到損傷。
癌的種類是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