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人口的3 倍,1990 年的資料:吃掉的糧食 30 億公斤,咬毀 300 萬畝森林和 3 億畝 草原,咬傷至少10 萬人;在東海讓海軍的艦載導彈發射失靈,在大瑤山讓列車改道顛覆, 在句容縣咬死 3 個嬰兒,在新沂縣又咬死 3 個嬰兒。我們工作中一系列的麻煩頻頻出現, 一連串的失誤勢必在某一天釀成大禍。 前不久,朋友領我去了一家以食用菌菇為主要特色的餐館。這家餐館取名“小揹簍”, 挺有生態經濟的氣息。“小揹簍”不僅註冊了村姑揹著小揹簍的商標,創作了“小揹簍” 員工之歌,還取得了“野生菌滋補保健火鍋湯”的專利、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連鎖企 業百強”稱號、中國食用菌協會“全國食用菌行業龍頭企業”稱號。更可喜的是,“小背 簍”把食用菌做成了文化大餐,進到“小揹簍”的 12 家連鎖店中的任何一家,你都會被“小 揹簍”的食用菌文化所包圍,牆壁上、報架上、內刊上、手冊上、樣單上到處都是食用菌 文化的內容,使你似乎進入了食用菌文化展覽館,連餐桌上的小器具都是各類菌菇的模型, 不用說紙巾和筷子套。“小揹簍”的蘑菇節都舉辦了 3 次,大量的關於蘑菇的古代詩詞對 於我這位學中文的來說都從未謀面。“小揹簍”的老總應該算得上是有心人了。作為消費 者,我處處能看到“小揹簍”細節的入絲入扣。可惜,我們周圍的企業管理者們像這樣細 致入微地設計、管理企業的,太少了。 我在做職業經理的時候,總是擔心哪些事沒有抓落實導致企業出問題。我覺得自己不過 中人之資,除了要勤勉,別無選擇。曾經有一位美國紐約理工大學讀完 MBA 的朋友,給我 列過一個清單,我每天、每週、每旬、每月、每季、每半年、每年應做的事都一一做了規 定,我始終怕自己工作中抓大放小,掛一漏萬,於是把朋友給的單子始終儲存著,並以之 作為加強自我約束的鏡子。現抄示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