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鞋子總穿著,很少換,舊的很少問津。每天早晨雖然六點鐘就起床了,但用於讀書的時間很少 ,精力也不是太集中,總是反覆換衣服。直到照照鏡子,看到自己滿意的樣子才走出家門。而且,有時候,他 上午穿一套,下午還會再換掉。
一天早晨我和兒子在穿衣服的事情上發生了不快,這件事情一直讓我感到悶悶不樂。
事情是這樣的,兒子的爸爸前不久給兒子寄來了一件三百多塊的上衣。因為兒子平時的衣服已經很不少了 ,而且檔次、樣式也都不錯,可以說兒子穿什麼都很精神、很好看。我就根據這樣的實際,跟兒子談妥了,這 件新衣服等到春節再穿,兒子總算勉強同意了。當然,我知道兒子還是很希望穿上新衣服的。其實,除了讓孩 子懂得節約之外,也希望他能用“捨不得”的心情去珍惜爸爸從遠方寄來的新衣以及新衣服裡所包含的無言的 父愛。
但是,有一天,兒子和他爸爸影片聊天時,告訴爸爸我在穿新衣服的問題上所提的要求。他爸爸卻說了“ 買衣服就是穿了。都什麼時代了,還要等春節再新衣服”之類的話。兒子好象得到了“尚方寶劍”似的,心裡 老是想著早點穿上新衣服。但是兒子又知道媽媽的態度,所以就在我沒注意的時候,悄悄地換上了新衣服去上 學了。其實,一件衣服穿上就穿上,我並不太在意的。而在意的是兒子對穿著過於注重的行為以及行為背後的 心理活動。我認為,熱衷於外在形象,過分注重穿著,會降低自己對內心世界豐富和充實的興趣以及不斷追求 知識的熱情。同時,在同學中會很招人注意,太顯眼,太花哨,也會分散學習的精力。
為了讓兒子提高認識,我中午叫他寫一篇日記來反思一下。誰知,兒子拿過來給我看。我看了之後更難過 ,因為他完全接受的是爸爸的理論,對我給予的要求和批評不僅不接受,而且還一肚子的委屈。我真的很難過 ,在這樣的問題上,和兒子產生了分歧,使我感到非常的失落。
這件事情雖然是小事,但是我已經看到危機正在出現……
透過這位母親所講的事例,我們可以發現,青春期孩子伴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比較“愛美”了,愛 打扮自己了。青春期之前,父母怎麼打扮他們都可以。但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他們在關心自己內心世界的同 時,也把一些興趣和時間用在如何打扮自己以及別人是怎樣打扮上面。在穿衣、髮型等裝飾上,表現得比較“ 時髦”,尤其在外表上,特別引人注意;喜歡得到別人讚揚以及不甘心落於人後的願望,是根深蒂固的。尤其 對於女孩子來講,把興趣用在外表形式打扮上,是有其特殊的心理功效的,那就是:吸引異性的注意;引起同 伴女子的羨慕。每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她們就感受到了一種心理上的滿足。
對此,家長應認識到:
1。青春期的孩子在追求美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些偏執傾向。他們愛美愛打扮是很自然的,無可厚非。但由 於少男少女們對美的本質認識還較膚淺,在追求美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些偏執傾向:盲目節食減肥保持苗條體 形,穿著打扮上過分追求成人美,追隨時尚、刻意修飾、矯揉造作,也就失去了少年純真、健美和青春氣息。
2。針對孩子的愛美心理及對美的認識上的偏差,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健康的審美情趣,使他們懂得什麼是 真正的美。要使孩子明白美是寄寓在和諧、統一、協調、相宜之中的。
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感受
有些父母總是把長大了的孩子仍當小孩看待,不尊重他們的成長感和獨立性。不興許孩子擁有自己的秘密 ,充當偵探角色,搞得孩子既無安全感,又容易使代溝從此滋生。
當然,父母這樣做,本意都是為了孩子著想,只是這種“父母心”如果不為孩子所認同,就會成為套在兒 女頭上的緊箍咒。當孩子與父母意見相左而有某種強烈的感受時,父母不應以供養者的姿態來禁止孩子說話。 相反,應該鼓勵孩子儘量抒發心中的不滿。在這時候,父母應該坐下來,細心傾聽孩子心中的不滿,包括對父 母不滿的感受。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孩子有錯時,逼迫向父母道歉,比如:“媽媽辛苦苦苦將你養大,你竟然說 出這樣不孝的話,快向媽媽說聲對不起!”爸爸許多時候也會用上述強迫性的口吻要求孩子向媽媽認錯。而父 母感到抑鬱、煩惱、憤怒時,不可能總是以冷靜的態度和最好的方式對待孩子,有時對孩子怒吼也在所難免。 然而,父母向孩子大發脾氣或吼叫,事後大多會感到非常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