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的世界裡把他們撫養成人,不管他們的天賦、愛好、傾向、適應性、種族和家庭背景如何,我保證可以將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培養成我選擇的型別:醫生、律師、藝術家、商業精英,甚至是乞討者和小偷。現代行為學家認為,害羞是後天對社會事件的恐懼性病態反應。這可能是下列原因造成的:
◎ 在特定情境下,想起與人交往的負面體驗,親身經歷或目睹他人在人際交往中受到傷害;
◎ 沒有學會正確的社會技能;
◎ 期望完成不恰當的任務,對自己的表現經常焦慮;
◎ 因為“不恰當”的自我表現而自我貶低:“我是一個害羞的人”,“我沒有價值”,“我做不到”,“我需要媽媽的幫助”等。
根據行為學家的理論,因為孩子想在成人掌控的世界裡受到關注,他們會因此而變得害羞。一位40歲的教師和我們分享了她的故事。
四歲那年,在我學習與人交流時留下了創傷性的經歷。我還清楚地記得,那天屋裡有微弱的燈光,我和媽媽準備外出。我不記得當時想對媽媽說什麼了,但要說的話對我很重要,而媽媽根本不記得曾經有這麼一件事情發生過。我很努力地想要告訴媽媽一些事情,這些事情不是很明確,好像有一些抽象性,因為兒童匱乏的詞彙表達很難讓媽媽明白我的意思。我試了不同的方式表達,媽媽也竭力想明白我的意思。最後,經過五分鐘的僵持,媽媽突然大笑了起來!當時我就傷心地哭了,感覺很不舒服。我想說的慾望一下子就全部沒有了!很多年來,我對媽媽、對大人們和自己的感覺永遠定格在那一刻。
我認為自己很失敗、可笑、無能,而且愚蠢。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成人普遍持有的態度和觀點一直告訴我:“孩子的話不可信,他們不懂表達”,“事情總比人重要”。這種資訊非常強烈而且明確告訴我:你什麼事也做不好。我過早地學會了恐懼和不信任。。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3章 為什麼人們會害羞(3)
無能感同樣也可能是後天得到的,它可能使你獲得你想要的關注。就像班裡經常和老師犯難,攪亂課堂的“小丑”也許會被同學嘲笑,被父母訓斥或被老師體罰,但他卻受到每個人的關注。社會認知是最有力的強化劑,人們往往透過最大的努力卻只獲得一點點的認同。我們中的某些人學會了大聲說話,其他人學會了低聲抱怨;一些人透過在足球場上跑錯位來獲得關注,一些人透過“生病”得到照顧;有人透過登機時有意絆倒而獲得關注。
猶太教傳統裡隱藏著很多嘲笑無能者的趣事。比如有人把湯濺出來、坐錯飛機、把車鑰匙鎖在卡車裡,他們透過這些而受到關注。那些生來倒黴的人卻因為能力低而成為犧牲品。他們因為把湯沾在裙兜上、上飛機時絆倒、必須在凌晨兩點用備用鑰匙開門而受到嘲笑。
奇怪的是,害羞者的消極天性使他們習慣了電視世界的反饋模式。在電視世界裡,只有換頻道或是調節頻率可以與電子形象聯絡。享受電視世界的這一代年輕人正在學習讓偵探科傑克(Kojak)代替他們堅強,讓羅達(Rhoda)代替他們說話,讓瑪麗·哈特曼(Mary Hartmann)代替他們解決麻煩。一個年輕人分享了他在電視世界中的生活體驗。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也許就是電視。是媽媽而不是爸爸教會了我禮貌,但是大多數事情都是電視教會我的。在我的生命中,平均每天至少有三個小時與電視為伴。電視給予了我很多卻從不求回報。看電視時,我是被動消極的。我很擅長傾聽和學習,但卻不擅長與人溝通交流。我期待在學校裡學習卻不能融入其中,在大學裡我總是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由於大學課程學習10%的成績來自於課堂參與程度,因為害羞,我的成績受到很大影響。如果害羞源於“錯誤”的行為反應方式,我們可以透過學習強化“正確”的反應方式以消除原先“錯誤”的方式。依據這種觀點,害羞的行為導致了害羞的經歷。一旦習慣了害羞的行為,它就染上一些壞毛病和特殊恐懼,如對蛇的恐懼,這會成為我們的行為模式。在本書的第二部分中,社會技能即自我確認訓練便是以這些行為主義理論為基礎的。
行為主義者因為樂觀對待治癒害羞而備受歡迎。因為他們的觀點從特質論“天生的失敗者”陰影與宿命論中脫離了出來,使害羞者看到了希望和光明。然而,從我們所瞭解的不同型別的害羞中,我們也發現:一些害羞的人已經有了恰當的社會技能,但是因為缺乏自信妨礙了他們在社會上取得成功。教給沉默者正確的說話技能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