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時期,格雷厄姆和哥哥放棄了唱片生意。
格雷厄姆從來不需要太多的睡眠時間,他的工作量十分驚人。雖然格雷厄姆工作勤奮,也很看重自己的工資,但是真正激勵他工作的卻是知識的力量而不是對財富的渴望。早年也是這樣。“格雷厄姆熬夜是想找到更好的方法,”他的表妹羅達·薩奈特說,“他喜歡躺著思考如何更好地記錄樂譜、怎樣改進摩爾斯密碼的教學方法。”這種好奇心和創造力也同樣被用到了他的投資事業之中。
1920年,格雷厄姆成了紐伯格…漢德森…路德公司的一名合夥人。他雖然只有26歲,卻已經向世人證明自己能夠處理極為複雜的投資戰略。作為合夥人,格雷厄姆在工資之外還可得到%的公司利潤卻無需承擔損失。
如果考慮到1919年—1921年戰後牛市的混亂性和危險性,那麼格雷厄姆的提升就更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了。當時的股市充滿了一切最不可取的動機因素——恐懼、貪婪、魯莽和輕信。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20世紀以來第四次突破了100點大關,然後又迅速返回到戰前水平。格雷厄姆在這時已經創立了自己的投資哲學。沃倫·巴菲特在介紹《聰明的投資者》時把這種哲學思想歸功於格雷厄姆——“市場行為越荒謬,具有商業眼光的投資者的機會就越大”。巴菲特告訴讀者,如果遵循格雷厄姆的教導,他們將“從別人的愚蠢行為中獲利,而不是陷入其中”。
初入華爾街(3)
格雷厄姆在各種投資之餘繼續發揮著自己的統計才能。在助手列奧·斯特恩的幫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