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資本—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是為了把它變成自己的殖民地。主要由於中國人民的英勇反抗,使得帝國主義勢力無法征服中國,同時也由於各帝國主義勢力爭奪中國的矛盾無法妥協,使得它們不可能瓜分中國,這樣,它們才沒有能夠如同英國在印度那樣,對中國實行直接統治,而是透過其在中國的代理人在中國實行間接統治。“帝國主義列強從中國的通商都市直至窮鄉僻壤,造成了一個買辦的和商業高利貸的剝削網,造成了為帝國主義服務的買辦階級和商業高利貸階級,以便利其剝削廣大的中國農民和其他人民大眾。”“於買辦階級之外,帝國主義列強又使中國的封建地主階級變為它們統治中國的支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9頁。這就是說,原本獨立的中國,儘管仍然保留著獨立的形式,實際上已經喪失了真正獨立的地位,而變成了半殖民地。
為什麼說封建的中國逐步變成了半封建的中國呢?
這是因為,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一方面,促使封建社會解體,促使中國發生了資本主義因素;另一方面,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地主對農民的剝削依然保持著,並且在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佔著顯然的優勢,而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則依然控制著政權。
本來,中國封建社會內部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生,需要具備兩個條件,這就是: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卻喪失了任何生產資料的無產者的存在,大量貨幣資本在少數人手中的積累。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基礎,促進了中國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為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生創造了這樣的前提。
第6節。
外國資本的商品傾銷,首先導致個體手工業、工場手工業和農民家庭手工業的衰落。許多農民和手工業者不得不走向破產。他們成為遊民,流入城市,這就是中國產業無產者的後備軍。
在商品經濟發展的刺激下,在19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國的一部分貨幣財富的持有者開始投資於近代資本主義工業。他們成了中國最初的民族資本家。與西方國家不同,這些近代工業的投資者主要不是原先的作坊主、工場主,而是原先為外國資本服務的買辦、本國的封建官僚或地主以及商人。正是這些人構成了中國資產階級的前身。
在近代中國,雖然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某些發展,但是,“它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0頁。。19zs。
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經濟十分落後的農業國,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構成廣大農村生產關係的主要基礎。佔農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佔有60%—70%的土地,而佔農村人口70%—80%的貧農連同僱農,卻沒有或只佔有很少量的土地。無地或少地的農民不得不租種地主的土地,並把自己收穫物的四成、五成甚至六成、七成作為地租交給地主。在這樣的經濟基礎上,只能形成封建勢力佔支配地位的上層建築。在政治上,先是皇帝和貴族官僚的專制政權,接著就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
這就是說,近代中國雖然有了資本主義因素,但是封建主義仍然佔據著支配地位。它已經不是原來的封建社會,但也沒有變成資本主義社會,而是成了半封建社會。(三)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與中國革命的基礎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社會性質,體現在近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各個領域,兩者是密切結合、互相聯絡的統一整體。
從近代中國的歷史程序,可以看到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徵:
第一,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不但逐步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國的政治,日益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
第二,中國的封建勢力日益衰敗並同外國侵略勢力勾結,成為資本—帝國主義壓迫、奴役中國人民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柱。
第三,中國自然經濟的基礎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廣大地區內保持著,成為中國走向現代化和民主化的嚴重障礙。
第四,中國新興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雖然已經產生,並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它的發展很緩慢,力量很軟弱,而且它的大部分與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