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4/4頁)
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巴結,效忠納誠的結果。儘管他奔走的是旁門左道,投靠的是太監佞臣,頗“為士類訾薄”,以致“朝野雜然輕笑”。但昏庸的穆宗李恆在詔書中,卻對他褒揚備至:“勁氣嘗勵於風霜,敏識頗知於今古。”可見其被寵幸,被倚重,被高看,被優渥的程度。
連他老婆也跟著水漲船高,成為宮廷貴婦沙龍的領袖,“予在中書日,妻以郡君朝太后於興慶宮,偎為班首” 。小人得志,喜不自勝,那時的他,肯定飛揚跋扈,面目可憎,也使得他的反對派聯手起來,抓他的把柄,找他的不是,要把他扳倒。唐穆宗將其拔擢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高決策中樞的宰相地位,固然是其昏庸悃懦之故,但也足以證明詩人吹到巧舌如簧,拍到爐火純青,哄到不露馬腳,騙到天衣無縫的功力。
文人混跡官場,能爬到這麼高的位置,在中國文學史上,他是絕無僅有的一兩位,確是非同小可。然而,幸運之神,來得匆匆,去得匆匆,短命的“同平章事”,從二月到五月,連一百天也沒熬到,就被人排擠出局。
到同州當刺史後,元稹聲淚俱下地給穆宗上書:“所恨今月三日,尚蒙召對延英。此時不解泣血,仰辭天顏,乃至今日竄逐。臣自離京國,目斷魂銷。每至五更朝謁之時,實制淚不已。臣若餘生未死,他時萬一歸還,不敢更望得見天顏,但得再聞京城鐘鼓之音,臣雖黃土覆面,無恨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