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客到商店看到了一盤光碟很好,但是猶豫不決,覺得價格有點貴,女服務員很熱情地上來了,知道情況後,與顧客就光碟貴與不貴爭執起來。後來,服務員爭論贏了,但是,顧客沒有買光碟,出門走了。
這位服務員的營銷行為就使她成了“成本”。在商場,並不是明辨是非的法庭,也不是辯論場正反雙方激烈的舌戰,不要讓顧客處於輸家,無論在哪方面,你服務員辯論贏了,光碟不貴了,又怎樣?顧客卻走了,這才是實質。
所以,聰明的廠家、商家的經營理念是:“讓消費者(客戶、顧客、使用者)永遠成為贏家!”消費者都感到輸了,他還會來嗎?
所以,現代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新理念,必須把人力資源開發為人力資本。資源是存量,主要是投入、配置、進入成本的概念,人力資本也是投入,也要配置,但它根本上是增值的概念。
資本的本性就是要增加價值。
負責任的領導和員工,會努力學習,努力實踐,把自己這個“成本”,轉化為“資本”,以增加巨大的價值。
責任價值有多大?組織知道它
筆者非常欣賞宿春禮和周韶梅二位作者在他們主編的《責任勝於能力》一書中的一段話:
“現在的社會並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但每個組織真正需要的則是既有能力又富有責任感的人。”
這段話很樸實,但一次次讀它,一次次品味它,都有不同的感悟。
筆者也向很多人士推薦這段話,包括我自己帶的研究生。
中國最缺的是人才,中國最不缺的也是人才。大學生都是人才吧?但有那麼多的大學生不好分配;中國的能人很多,負責任的人才、能人他們才是資本,企業需要、社會需要,才能真正為組織增加價值。
每一個組織,無論是企業、黨政機關、學校、醫院、軍隊,大家越來越明白了,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既有能力又負有責任感的人。”
所以,幾乎每個組織在招聘人的時候,在培訓人的時候,在選拔、提拔人的時候,在重用人的時候,都把責任放在了第一重要的位置。
所以,不少學者、不少管理者,甚至也有相當多的員工,從理論上、從實踐上、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中得出了“責任比能力更重要”的結論,它還沒有形成全社會的共識,但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因為大家從現實中體會到責任的價值有多大。
同樣的起跑線,很多員工畢業於一樣的大學,受的教育很多是相同的,能力也是經過多次的筆試、面試、測試,選拔出來的,但是,為什麼過一段時間,差距就出來了,而且就越來越大了,箇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責任。
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分配到一個化學研究所工作。工作了一段時間,他是努力的,但是,一些並不完全屬於他的客觀原因,他被有關方面通知解聘,第二天到所部辦理手續。這位大學生員工很珍惜他的工作,很不情願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他熱愛他現在的工作。他用了整整一個下午,把自己工作了這麼久的化學實驗室打掃乾淨,把燒杯等各種玻璃瓶子再洗一遍,再擦一遍,再看一眼實驗室吧,依依不捨離開了。
責任巨價(4)
第二天,他到了所部辦理手續,準備離開。
所長找他談話了,問了他很多問題,包括家庭、小學、中學、大學的學習情況,有什麼愛好,喜歡看什麼書,到了所裡工作這麼長時間,有什麼感受,包括這次離開的原因。
這位員工也有些好奇,所長的問話不像是離職談話,倒像是招聘的面試。員工想,這也許是例行公事吧。
所長問完了,這位員工回答完了,所長從抽屜裡拿出一張紙,寫了一段話,對他說:你不用離開了,你到另一個科報到去,擔任副組長。
面對這位員工不解的神情,所長說,你昨天下午離開前在實驗室裡的情況我在窗外全看見了。我們所領導商量了,瞭解了你以往的一些表現,很多事情主要責任不在你。而且,一個要離開工作崗位的人,還能把實驗室再認真打掃清洗,說明你有責任心,希望你繼續努力!
現在的招聘,很多用人單位也非常注重責任心,有的是設一些“局”,設“陷阱”,看你的責任心如何。
組織也應該是有責任的。
責任價值有多大?品德知道它
有需求的東西就有價值,非常需求、急需的東西,價值就大。人們最需要的東西主要有兩個:一是物質,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