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4/4頁)
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話裡面的意思,當然是要齊王不必疑心燕王的忠誠。
他接著回顧了與韓珉當初的約定,稱要不是韓珉“不知變事以攻宋”,這份約定現在必然“善矣”,能開創出很好的局面。
這麼講同樣是要齊湣王相信,齊國跟燕國的關係是穩固的。
蘇秦知道齊湣王正在擔心薛公被魏國任用,損壞魏、韓、趙跟齊國的交往,所以他又拿此事作起了文章,說道:“今三晉之敢據薛公與不敢據,臣未之識。”
魏、韓、趙敢不敢支援薛公,他還不能下定論。
既然不能定論,那提他幹嘛?
蘇秦扯出薛公,還是為了燕國。他接下去說:“雖使據之,臣保燕而事王,三晉必不敢變。”
有他保證燕國始終追隨齊國,魏、韓、趙即便站在薛公一邊,也決不敢輕舉妄動。
當然他也沒有把話說死,狡黠地給自己留了個安全出口:“齊燕為一,三晉有變,事乃時為也。”
要是齊、燕緊密結盟,魏、韓、趙那邊還是出了變故,就只能是時勢變化,不是人可以控制的原因了。
無論什麼情況,燕國對齊國都十分重要,蘇秦表示:“是故當今之時,臣之為王守燕,百它日之節。”
在此關頭,他會比任何時候都更用力地替齊湣王把燕國緊抓在手裡。
但這種事光靠他一個人還不行,根本還在於齊湣王的表現。“成臣之事者,在王之循甘燕也。”
只有齊湣王保持對燕國的友善態度,蘇秦才能成功。
蘇秦心裡也明白,單憑這些話不足以真正打消齊湣王對燕國的疑慮,於是他繼續獻策道:“王雖疑燕,亦甘之;不疑,亦甘之。”
不管燕國可疑也罷,不可疑也好,您都應該善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