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晉文公獲封四邑 (第1/2頁)
陳七文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前635年
晉兵屯兵陽樊,陽樊守衛大臣蒼葛出郊外勞軍,晉文公派郤溱包圍溫邑,派趙衰等前往泛地迎接周襄王。
周襄王於夏四月返回都城洛陽,周、召二公迎接入朝。
注:1.【陽樊:河南濟源縣西南。太行之南、黃河之北的陽邑,故曰陽樊】
2.【溫邑:河南焦作市溫縣】
晉文公聽說已經把太叔和叔隗都殺了,就命令駕車親自前往京城洛陽,朝見周王告捷。周襄王設宴款待,又拿出大量金帛贈給晉文公。晉文公再拜謝,說:“臣重耳不敢接受賞賜,但死後得用隧葬,臣沐恩於地下無窮矣!”
周襄王說:“先王禮制,以限隔上下(限制區分上下秩序),止有此生死之交(只不過這同生共死的交誼),朕不敢以私勞而亂大典,叔父大功,朕不敢忘。”
注:1.【隧葬:sui zang,周代禮制規定,天子墓葬,使用隧道以通墓室;諸侯則只能用懸棺下葬至墓室】
2.【春秋戰國時期,真正覬覦天子地位但又沒有徹底滅周的事有三件:一,楚國派使臣到周王室,問鼎有多重,後來的成語“問鼎中原”,就是指稱霸中原;二,就是晉文公這件事,申請自己死後按照天子的規格修建墓室;三,就是後來的秦武王來到周王室舉鼎,能夠舉起象徵秦國那個地方的鼎就拿走,結果被鼎砸傷,然後就死了。】
於是割讓畿內(國都附近的地方)溫(河南焦作市溫縣)、原(河南濟源市)、陽樊(河南濟源縣西南。太行之南、黃河之北的陽邑,故曰陽樊)、攢茅(河南修武縣西北)四個地方,以益其封。
晉文公謝恩而退,百姓扶老攜幼,填塞街市,爭相來認識晉侯,嘆道:“這是齊桓公復出了!”
晉文公下來兩路大軍都班師,大軍屯紮在太行山的南面,派魏犨去陽樊接管天子所封賞的土地,顛頡接管攢茅、欒枝接管溫邑,晉侯親自率領趙衰前去接管原邑的土地。
為什麼晉文公要親自去接管原邑的土地?因為原邑乃是周王朝卿士原伯貫的封地,原伯貫兵敗無功,周襄王奪了他的封地而賞賜給了晉國。當時原伯貫已經逃回原城,擔心他不服,所以必須親自帶兵前來接收。
顛頡到達攢茅、欒枝到達溫邑,守臣都攜帶酒宴出城迎接。
魏犨到達陽樊,守臣倉葛對部下說:“周王室拋棄了岐山、豐鎬這幾塊地盤,所剩下的土地還有多少了?而晉國又被賞賜了四個城池的土地。我與晉侯都是周王的臣子,怎麼能夠服從他?”
注:1.【岐山:陝西省渭河北岸岐山縣、扶風縣等地區,《國語.周語》‘周之興也,鸑鷟(yu zhuo鳳凰別名)鳴於岐山’。】
2.【豐鎬:豐京與鎬京,西周國都,今陝西省西安市】
於是率領百姓持械登城,堅決抵抗。魏犨大怒,指揮軍隊包圍城池,大喊:“趕快投降,什麼事都好說,如果攻破城池,全部都殺了。”
倉葛在城上說:“我聽說:‘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這裡是王室國都的地盤(此乃王畿之地),境內百姓,不是周王的宗族就是王室的親戚。晉侯也是周王室的臣子,怎麼忍心使用軍隊來搶奪地盤呢?”
注:【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以仁德懷柔國內人民,用兵威攝服邊遠的少數民族】
魏犨被他的話所感動,派人向晉文公彙報,晉文公寫了一封信給倉葛,略曰:
四邑之地,乃天子之賜,寡人不敢違命,將軍若念天子之姻親,率以歸國,亦惟將軍之命是聽。
因此命令魏犨暫停進攻,先讓百姓搬遷。
倉葛收到書信,命令城中百姓:“願意回到周王室地盤的都搬走,願意留下加入晉國的留下。”必須願意走的,有一大半,倉葛帶領他們,遷移到軹村,魏犨確定了陽樊的疆界,帶兵返回了。
軹城,為啥叫“軹”?軹的意思是指車轂、軸孔,或車軸的端部,或指車廂兩側的欄木,總之都與古代車輛有關。公元前635年,周襄王以陽樊(今濟源市承留鎮曲陽村)賜晉文公,然陽樊之地民眾不服,晉文公帥軍包圍陽樊。陽樊大夫倉葛率民眾退聚東南二十公里,先把戰車排列起來以禦敵,繼而築城,故名“軹城”。
注:【軹村:zhi cun,河南濟源市南6公里的軹城鎮】
再說晉文公同趙衰略地(巡視邊境)至原(河南濟源市),原伯貫紿(dai欺哄)部下說:“晉兵包圍陽樊(河南濟源縣西南。太行之南、黃河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