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硯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11年,李娜登頂法國網球公開賽冠軍,成為有史以來亞洲首位贏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女子球員,創造歷史。
當時,就有人深入探討,亞洲男子網球球員是否有可能贏得大滿貫冠軍呢?
答案是,並非沒有可能,但伴隨著時代的推進,越來越困難。
核心原因,就在於絕對力量和瞬間爆發力的先天差異,特別是進入千禧年之後,球拍和球線的技術發展越來越先進,力量透過球拍轉換為球場的優勢越來越容易——其實就和鯊魚泳褲是同樣的道理。
也就是說,球拍的進步,讓球員們能夠越來越自如地將力量全部附著在網球上,這也使得身體天賦的能量被進一步發揮出來。
那麼,存在先天差異的亞洲選手自然也就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難題。
其實,早在1989年,美籍華裔選手張德培,就以創造歷史的姿態贏得法國網球公開賽的單打冠軍獎盃——
他不僅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贏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亞裔選手,而且年紀十七歲的奪冠年齡也是法網有史以來最年輕的。
後來在1995年、1996年,張德培曾經來到職業生涯最高的排名:世界第二;並且前後闖入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法國網球公開賽和美國網球公開賽的決賽,儘管三次決賽全部屈居亞軍,但依舊證明了實力。
也就是說,奇蹟很早很早以前就被書寫了。
不過,當年力量型選手受制於球拍和球線技術,擊球力量越大、偏差反而越大,因此張德培憑藉著技巧和韌勁登頂法網,他依舊是目前為止唯一一位亞裔的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而李娜則繼承了衣缽。
現在,時代已經不同了,力量,正在大行其道。
那麼,事情真的如此簡單嗎?
顯然不是,先天差異的背後,還有整個運動專案的問題不容忽視。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網球是專屬歐美的運動,亞洲的普及率非常非常低,甚至很多人聽都沒有聽說過。
自然而然地,當學校或者社群裡出現身體天賦出眾的孩子的時候,往往其他運動專案就已經捷足先登,就好像高文,當年也有籃球和足球的教練看中他的身體素質,如果不是高文母親對安德烈-阿加西的一片熱忱,恐怕此時高文就已經是籃球球員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後來從事網球運動的職業球員,身高或者力量方面就越發難以形成抗衡。
看看目前的亞洲一哥錦織圭就知道了。
178厘米、68公斤,儘管五歲就開始訓練,並且在十五歲的時候得到索尼公司的贊助,前往頂級職業網球學校波利泰尼網球學院受訓,技術功底紮實,但身體天賦的限制還是非常明顯,特別是身高的侷限。
不可否認的是,力量和爆發方面確實存在著一定先天差異,但伴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新生代的身體素質也確實在提升;而且,網球本來就是一項力量與技術結合的運動,頭腦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最最重要的是,科學而系統的訓練正在越來越先進,持續不斷地挖掘人類潛力。
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不過,第一步,還是需要自己腳踏實地地訓練。
三十分鐘核心力量,三十分鐘上肢力量,三十分鐘下肢力量。
然後——十五分鐘核心力量,十五分鐘上肢力量,十五分鐘下肢力量。
系統提供的訓練手冊,豐富多樣,針對性的訓練方式令人眼花繚亂,前前後後訓練了兩個多小時,也沒有能夠把訓練手冊裡的專案全部輪流嘗試一遍,似乎依舊還有一個寶藏在眼前,等待慢慢挖掘。
枯燥乏味的力量訓練,也稍稍增添了些許趣味——哪怕只是一點點,對於日常訓練來說也是積極的。
哐當哐當的擼鐵聲響就成為健身房裡最美妙的交響樂。
麥克唐納德站立起來,似乎能夠聽到骨骼嘎吱嘎吱響的聲音,不由自主就發出低低的呻吟。
果然,力量訓練是辛苦的。
但抬頭一看,麥克唐納德就發現高文依舊在訓練,而且訓練專案非常特別。
只見高文跨著弓箭步單膝跪地,兩隻腿的膝蓋都保持著完美的九十度,只是一個貼地平放一個支撐站立,然後雙手放鬆地呈現出自然下墜的姿態,手裡分別握著一個五公斤的迷你啞鈴。
此時,左手沒有晃動,保持放鬆;右手則緩緩地、緩緩地轉動手腕,先是左轉三百六十度、再是右轉三百六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