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磚呢別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中徐光啟,再次讓朱由檢感覺“天不亡我大明”。
此人精通算學、農學、火器、天文、水利等等,簡直讓朱由檢愛不釋手,恨不得多張兩張嘴,同徐愛卿多吃幾頓飯。
而徐光啟也的確也朱由檢提供了一些眼下急需的東西。
高產的糧種——甘薯。
徐光啟長於沿海之地,許久之前便接觸到了這一海外傳入的糧種,並對之進行了一定研究,知曉甘薯播種收穫之技巧。
除此之外,徐光啟也受天子恩遇,大膽提出了希望改良火器的請求。
“朝廷火器久缺陳腐,一者是因工部等處有貪腐之跡,庸官昏吏居上,侵吞國資。”
“二者……則是我朝匠戶之制度,使得匠人無心用事,總是敷衍塞責,更無費心開發新火器之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個朕是知道的。”
比起農務,朱由檢更加了解與軍務有關之事。
畢竟他親領了勇士營,事事過手,自然瞭解朝廷兵器製造中的問題。
“朕已經許諾過兵仗局的匠人,只要能減少損耗,提高火器製造的效率,朕便每月按功勞給他們賞銀,若有創新者,當即去除戶籍桎梏,其子蔭國子監!”
朱由檢是深諳“若要人做事,必給人前程好處”這道理的。
“依先生言,那朕只是對兵仗局調整,還遠遠不夠……且徐徐圖之,若於國有利,朕是不怕改祖制,更不怕千秋萬歲後,被太祖訓斥的!”
徐光啟聞言便道,“陛下聰慧敢當,胸中自有丘壑,臣感佩萬千!”
朱由檢起身,又是沉吟一陣。
他初聞徐光啟擅長農事,本是想派其去陝西,行推廣甘薯之事。
然而與之談論了這麼久,卻是捨不得放任如此大才之人去那樣的地方了。
陝西之亂,
朱由檢心知肚明。
苦水浸透的地方,又怎麼會害怕欽差呢?
只要是個富貴的,能掏出糧食來的,就有可能在路上受到襲擾。
況且陝西本就邊疆,在秦地任職之官員,大多為進士中排名較後、或是直接由舉人推官補缺而上。
其人才能且先不論,卻因出身並未足夠清貴,而受到士林排擠,又有天災連年,哪怕用心任事,每年考成也是勉強,故而秦地官員,大多自覺前程無望,做事敷衍,只顧逢迎,以求找機會逃離陝西,前往中原富庶之縣為官。
像朱由檢知道的,右都御史朱童蒙巡撫延綏時,便為阿諛魏忠賢,而“減餉以助殿工”,剋扣本就稀缺的榆林等鎮軍餉,好讓魏忠賢來修三大殿,使得生活已是悽慘的榆林等軍鎮士卒,更加雪上加霜。
:()朕就是中興之主